关键词:
数字博物馆
视觉建构
审美经验
摘要:
今天,科学技术为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改变了数字博物馆的组织结构,构建了一种新的视觉体制。本文将数字博物馆置于视觉文化研究的视野下,主要围绕数字博物馆视觉形象生产讨论其视觉建构和观众审美经验之间的双向关系。数字博物馆借助互联网为观众提供一个新的公共平台,一个不同于实体的新的交互可能性,观众可以更便捷、主动的方式有选择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并感受虚拟技术带来的互动体验感。论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梳理了数字博物馆的历史。数字博物馆作为一种新的公共平台,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数字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有自身运作规律,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体制。第二章围绕数字博物馆视觉体制讨论其视觉表征的表意实践。数字博物馆表征方式是以知识型表征为主,对形象复杂构成过程和特性的考察,不仅涉及话语秩序的生产,还包括呈现语境以及虚拟空间的生产,共同建构了数字博物馆新的视觉呈现方式。但是数字博物馆的虚拟表意实践依然存在悖论,真实体验感缺失,虚拟空间的平面化,在这种呈现方式下观众无法真正地获得视觉体验。第三章围绕观众的观看方式讨论其视觉经验的构建。在数字博物馆中特定的视觉性受到新的视觉环境影响,观众体验存在激励和限制共存的交互行为。数字博物馆呈现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视线以及新的视觉交往行为,打破了原有的视觉行为取向潜规则,建构了新的视觉秩序。但是观众的视觉认知依然存在困惑。在注意力分散的扫视经验之下,观众认知出现了碎片化的知识阅读现象。第四章探究数字博物馆视觉体制与观众审美经验的双向建构。在今天的视觉文化环境中,数字博物馆与观众的双向构建不只是视觉的,还有文化的、社会的。首先,数字博物馆不仅是一个交互特性的知识空间,其形象生产因为卡通元素的加入还具有大众文化的特征,呈现了知识和体验的双重空间。其次,数字博物馆新媒介对学生审美经验建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对原有不正确的知识输入有一定的修正作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经验性参照探索的过程。但是,在数字博物馆视觉交往活动中因学生知识储存量不足,过度关注参观体验等,导致了观众经验建构出现同质化、简单化、体验感和娱乐化的现象。希望以后的博物馆教育活动将主要任务放在审美的感知学习上,进而增强更深刻的理解和洞察。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研究认为经过“形象—表意实践—观众”的视觉建构过程,形象表征的构成原则和话语配置隐含了知识型表征与娱乐互动的二个取向。未来数字博物馆将以其新的视觉体制促进观众审美经验的嬗变,成为视觉文化传播的新平台,也将成为美育实践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