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追续权
著作权
美术作品
摘要:
追续权是艺术创作者从其作品原件转售的价格中获取一定比例金额的权利。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得以立法,也越来越成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世界性共识。我国在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中,对追续权做出的相关的规定,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热烈讨论。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势头良好,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为保障市场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平衡艺术创作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差距,保护艺术家权益,改善艺术品转售的市场乱象,追续权制度的构建成为了应有之义。笔者在这样的背景下着手研究,旨在探究追续权制度的可行性,分析追续权制度运行的内在逻辑,从而为当下的艺术品市场发展提供一些理论的设想。第一部分首先通过介绍矛盾手稿案、钱钟书手稿纠纷案和莫言手稿拍卖事件,分析我国国内作家维权事件频发的现状,其次通过引入我国作家手稿被拍卖的数据进行统计研究,为追续权制度立法的迫切性提供数据和实证支撑。最后就追续权的法理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追续权的权利属性等内容。在此研究过程中整理总结我国知名学者的观点,再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得出笔者观点:将追续权定论为财产权或者人身权都太过于片面,应充分考虑追续权的综合权利特征。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关于追续权立法的质疑的问题,提出构建追续权制度入法时机是否适宜的疑问,结合当下艺术品发展行情,对追续权制度未来构想,来分析追续权立法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为制度立法的意义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通过对法国、德国和英国追续权的权利主体、义务主体、适用客体、交易方式、追续金的提取和保护期限进行研究,总结适宜于我国国情的内容,为我国追续权制度的构建提供有益的相关经验。第四部分是对我国追续权制度构建的设想。第一方面是分析总结关于追续权的范围:包括明确追续权的义务主体为作者和继承人,适用客体应当限定为美术作品原件和文学作品手稿。第二方面,明确追续权的转售方式,将其限定为公开拍卖。第三方面,明确追续权的保护期限应为作者生前至死后七十年。第四方面,明确追续金提取的方式和比例,在追续金的计量门槛方面,笔者借鉴了域外立法上规定,同时结合世界和我国目前艺术品交易额的最新数据,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个参考额度,使得追续权制度更具有操作性,更好地在我国建立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