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双减
课后延时服务
美术
摘要:
伴随我国“双减”政策提出和全面实施,课后延时服务成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缓解社会教育焦虑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需求推动下,美术课后延时服务作为美育的重要补充,对弥补义务教育阶段美术重视度不足,推进义务教育优化改革,构建教育良好生态起到关键作用。为了明确“双减”背景下初中美术课后延时服务现状,本文以固原市某中学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校美术课后延时服务参与者、美术课后延时服务实施过程、实施效果、保障情况、固原市社会层面宣传及教学资源运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在固原市某中学美术课后延时服务参与者水平认知情况方面,教师学历符合要求,但职称水平、培训频率、主动动机及价值认知有待提升;学生参与情况呈现女多男少、随着年级增大数量减少的特征,对美术课后延时服务认知、参与积极性、自身美术技能水平重视度不足;家长支持情况良好,但认知不全。2.在固原市某中学美术课后延时服务实施过程方面,课后延时服务由各个年级统一开展,时间、时长、频率安排符合“双减”要求,且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但内容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3.在固原市某中学美术课后延时服务实施效果方面,最显著的效果是学生美术知识技能水平及兴趣提升、性格更乐观开朗和学习压力减轻、家庭亲子时间更多、教育培训费用降低。4.在固原市某中学美术课后延时服务保障方面,学校经费保障良好,且具备美术课后延时服务的基本制度保障,教师教学场地用具充足,但缺乏具有反馈效用的机制和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学生美术学习工具缺乏。5.在固原市社会层面宣传及教学资源运用方面,固原市“双减”宣传、教师资源配置优化工作良好,但课后服务工作的宣传薄弱,学校外聘人员渠道需进一步拓展。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增强意识水准,激发参与者主观动机;重视个体差异,全面提升服务实施质效;着眼机制完善,保障课后服务顺利实施;调动社会资源,确保家校社一体化发展的策略,促进固原市某中在“双减”背景下初中美术课后延时服务良好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