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跨学科
美术
节日
节气
美术教学实践
摘要:
跨学科教学的发展消除了学科之间的隔阂,推动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结合,本论文即在这一视角之下展开。节日与节气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儿童个性、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本文将中秋节“团圆”的文化内涵和白露、秋分“丰收”的文化内容与美术课程深度融合,以期引导学生在诗画交融中体验节日与节气文化,进而确立读对中华传统节日节气文化的认同。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主要观点、重难点及创新点,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并对部分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为课程资源开发前的准备,阐述了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并对支持要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为教学目标与教材编写,从三维目标与素养目标两个维度以及教材编写三个维度进行了论证;第四部分为教学设计与实施,从教学设计、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案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本论文将戏剧、音乐与语文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与方法融合于美术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在课程准备中,对教材、课程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学生、家长及教师的需求,对教师的能力以及硬件设施条件提出了要求。本文将小学五年级作为教学对象,采用了实物创设情境和音乐渲染创设情境两种方式。课程实施环节分有以下,第一单元《和雍正皇帝一起过中秋》分为情境导入、经典名作欣赏、清服饰扮演及教学评价。第二单元《农业大丰收》分为情境导入、美术作品欣赏、学生创作与练习及教学评价。笔者编写了以上两单元的美术教材,为课程的实施设计了教具包方案,并对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策略。最终对教学实效性进行了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了鉴定和区分,进一步规范了课后反思和评价,提升了教学实效。笔者在之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将继续研究节日与节气的传承在美术教学活动更为合适的教学活动,以及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加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节日与节气教学方式。在跨学科视角的教学中,也可将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不是单一地停留在跨学科科目本身,而是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跨学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