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TA10钛合金
数值模拟
熔池演变
扫描电子束
温度场
应力场
摘要:
TA10钛合金(Ti-0.3Mo-0.8Ni)是一种具有优异抗缝隙腐蚀性能的近α合金,除了优秀的耐腐蚀性能外,还表现出优异的工艺成形性和焊接性能,因此该TA10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输运、化工耐蚀防腐、海洋开发、航空航天飞行器制造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对钛及钛合金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因为电子束冷床炉熔炼技术(EBCHM)可以有效去除钛及钛合金中的高低密度夹杂,所以是现阶段熔炼钛及钛合金铸锭的主流先进技术。但是,电子束冷床炉熔炼是在高温、高真空的环境下进行的,熔炼过程中的熔炼工艺设定会对铸锭生产质量产生很大影响,此外,钛及钛合金中一些饱和蒸汽压高的合金元素容易挥发造成铸锭的成分不均匀。对此,本文通过运用数值仿真模拟软件ANSYS和Pro CAST,对电子束冷床炉熔炼TA10钛合金圆锭的凝固过程进行研究,探究了凝固过程中的流场、熔池演变、温度场以及应力分布。本文首先对TA10凝固过程中的流场和熔池演变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工艺参数(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发现,浇注温度和速度的提升都能提高熔体在熔池内部的流动性且都能使熔池深度得到加深,其中浇注速度对熔体的搅拌作用和熔池深度的影响最为明显,但是过大的浇注速度会使糊状区宽度加宽,这会使所得铸锭内部更容易产生缺陷。紧接着通过在熔池表面加载高斯热源近似模拟电子束的扫描,探究了在额定的电子束工艺条件下,不同工艺参数(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与熔池表面温度的变化关系,通过研究发现适当的提升浇注温度和速度,可以降低电子束的能量损耗,可以通过提升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的方法减少因电子束扫描引起的元素挥发。通过以上的研究,确定了对于本文研究的TA10熔炼最佳工艺参数:浇注温度为2273 K,浇注速度为0.0295 m/s。本文还探究了不同工艺条件(电子枪功率、电子束直径、电子束频率)下的电子束扫描对熔池表面温度的影响规律。这方面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温度的控制去抑制元素挥发,保证铸锭化学成分的稳定,为实际生产中的工艺参数设置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发现,随着电子枪功率的提高,中心区域的局部过热现象变得尤为明显,且熔池表面的温度波动也愈发剧烈;但是这种现象会随着扫描电子束直径的增大逐渐消失,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当选用大的功率时,可以通过增大电子束直径的方法,使熔池表面温度场保持均匀;此外,当电子束频率达到10Hz以上后,熔池表面温度变化将趋于稳定,温度波动将大大减小,最终达到稳定。此外,本文还探究了扫描电子束对熔池演变的影响规律。为了提高铸锭的质量,本文还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下TA10圆锭应力的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等效应力最大的区域基本集中在结晶器内部和铸锭底部。浇注温度与浇注速度相比,浇注温度对应力场的影响较小,随着浇注速度的增大,铸锭表面的等效应力在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