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瓷冠
单层
牙体预备
前牙
颜色
有限元
应力
断裂
摘要:
1、研究背景全冠是牙体缺损的主要修复方式,全瓷冠因出色的美学和生物相容性能等优点现已逐渐成为前牙中重度牙体缺损的首选修复方式。牙体预备是全冠修复时的首要步骤和关键环节,通过打磨牙齿轴面约1/3的牙体组织,去除牙体组织倒凹、为修复体提供必要的修复间隙。但是,不当或不正确的牙体预备会影响基牙的健康,降低基牙的抗折性能,直接影响全冠修复体和患牙的使用寿命。前牙全瓷冠的牙体预备量受到美学和力学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关于全瓷冠美学和力学性能的研究,多集中在不同冠厚度或冠结构的影响上,关于不同瓷材料或瓷结构全瓷冠牙体预备的报道几乎空白。并且,随着瓷材料和加工工艺的不断进展,单层瓷全冠尤其是数字化设计和制作的单层瓷全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尽管很多瓷材料生产商或技工加工中心宣传单层瓷全冠可以用更少的牙体预备量和更薄的修复体厚度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但是目前对于前牙单层瓷全冠的临床牙体预备方式尚缺乏科学和规范的指导,有待实验研究的探讨和验证。2、研究目的本研究构建基于不同“牙体预备量+冠厚度+瓷材料”的前牙单层瓷全冠修复体模型,研究该全冠修复体的颜色性能和实验力学性能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前牙单层瓷全冠修复的选择、设计及临床基牙预备提供理论指导,对推进前牙新型单层全瓷冠修复的规范化、普及化,以及提高前牙瓷全冠修复远期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3、主要研究方法3.1借助IPS Nature Die基牙比色系统构建前牙单层瓷全冠的比色研究模型,模型包括不同变色程度(ND2、ND5、ND8)和不同牙体预备量的树脂基牙预备体、与之对应的不同厚度和瓷材料的前牙单层瓷全冠、以及不同颜色的树脂水门汀粘接层。通过全数字化的流程设计制作全瓷冠,制备硅橡胶测色导板,在D60标准光源环境下使用分光光度计比色仪测量各实验组全瓷冠修复体不同部位的颜色并记录L值、a值、b值,计算色差值△E,探讨牙体预备量、基牙颜色、瓷材料和树脂水门汀颜色对前牙单层瓷全冠修复体颜色的影响。3.2借助CBCT扫描,将扫描后上中切牙组织数据导入逆向工程软件(Mimics、Geomagic、Hypermesh)建立包含单层瓷全冠、粘接层、基牙预备体和牙周膜等元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检测模型精确性备用。然后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各部分模型进行赋值、设计接触,最后模拟前牙咬合进行静态加载和设置边界限定,分析不同牙体预备量和瓷材料对前牙单层瓷全冠修复体的应力分布的影响。3.3借助三点弯曲实验测试两种实验基牙树脂的弹性模量和机械性能对其进行力学性能筛选。借助数字化工具设计制作G10树脂中切牙基牙预备体代型。模拟临床粘接流程将单层瓷全冠粘接在基牙代型上,在万能力学实验仪上模拟临床前牙咬合方式,测定不同实验组的全瓷冠和基牙预备体的断裂载荷,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件断面分析断裂模式,探讨不同牙体预备量和瓷材料对前牙单层瓷全冠修复体的断裂载荷的影响。4、结果与讨论4.1对于玻璃陶瓷冠和高透氧化锆两种材料的单层瓷全冠,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牙体预备量、基牙颜色以及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修复体的颜色存在显著影响(p<0.01)。当基牙颜色相同时,单层瓷全冠修复体的色差值随着牙体预备量的增大而减少,可能是因为全瓷冠的厚度随着牙体预备量增大而增大,提升了其遮色性能;当牙体预备量相同时,基牙变色程度越大,单层瓷全冠修复体色差值越大:ND8>ND5>ND2(p<0.05),说明同等厚度的全瓷冠,基牙变色度越高对修复体颜色的影响越大。对于轻、中度变色ND2、ND5的基牙,单层玻璃陶瓷全冠切、中1/3,颈1/3预备厚度达到1.0mm时(预备二、预备三),色差值<3.46,可达到较满意的美学修复效果;单层高透氧化锆全冠切、中、颈预备厚度达到0.5mm(预备一)时,色差值<3.46,可达到较满意的美学修复效果。对于重度变色ND8的基牙,单层玻璃陶瓷全冠各预备组色差值均>3.46,超过肉眼可识别范围;单层高透氧化锆全冠预备厚度切1/3和体1/3-1.0mm(预备三)时,色差值<3.46,可获得临床可接受的美学修复效果,但是4个实验组颈1/3预备厚度最高1.0mm,色差值均>3.46,难以有效遮盖基牙颜色。因此,临床前牙美学区选择单层瓷全冠修复时,应针对不同的基牙颜色以及瓷材料种类,合理选择冠厚度并设计相应的牙体预备量,不能一概而论。4.2瓷材料种类、牙体预备量和树脂水门汀颜色,以及两因素、三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前牙单层瓷全冠修复体的色差值存在显著影响(p<0.05)。瓷材料种类和牙体预备量相同时,单层瓷全冠修复体的色差值随着水门汀遮色能力的增强而减小: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