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台阶爆破
孔间延期
应力场
岩石破碎
有效应力
摘要:
露天煤矿开采中利用炸药的爆炸能量对煤、岩施加荷载使其破碎。数码电子雷管在矿山上的应用是露天矿山爆破开采的重大技术。目前,电子雷管未能形成整套、成熟理论,国内露天矿山开采中数码电子雷管技术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元宝山露天矿台阶爆破开采的核心参数是炮孔装药量和孔间延时,未结合实际煤岩可爆性和赋存条件确定符合实际的钻孔爆破参数,针对参数的设计仅凭理论、现场经验并不能适应矿山开采对爆破效果的要求,爆破效果一般。探究受岩体爆破作用下破岩应力与孔间参数以及爆破效果预测,对露天矿台阶爆破技术提升具有理论和实际工程意义。
弄清孔间爆破岩石破裂规律是揭示群孔爆破岩石破碎机理的基础。以元露天矿爆破为研究对象,以空气间隔理论和损伤力学理论为基础,修正哈努卡耶夫提出的延时控制半经验公式,并以此进行计算延期时间。接着借助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构建现场模型,其台阶空气间隔位置位于5m条件下,模拟孔间延期时间以3ms作为间隔单位,分别设置为12ms、15ms、18ms起爆不同种方案模型,采用流固耦合算法模拟单排孔间延时爆破的压力等瞬时变化过程。结合张拉-压剪损伤理论,通过后处理Ls-Prepost计算不同延时起爆方式下,爆源近区、中近区以及中远区岩体中关键节点的失效,详细描述爆轰波传播以及岩体破裂过程。探讨了同排孔间,孔内同时起爆,孔间延期起爆后,在岩体中的应力场分布规律;同时对比分析孔内同时起爆,孔间同时起爆后的应力场分布对比。最后,结合现场进行不同段别数码电子雷管组合的延时爆破试验,将地质条件的物理力学参数代入修正后的延时计算公式,验证延时时间的合理性。
结果表明,孔间微差爆破的应力波在底部、空气间隔和顶部的衰减速度相比,在空气间隔部位的应力波峰值衰减在1~3m区间比3m~8m的区间快。模型一延期12ms条件下,所有考察单元的平均有效应力达到岩石屈服强度的时间为18.16 ms,模型二的考察单元有效应力平均持续时间为17.68 ms,模型三起爆后下的考察单元有效应力平均持续时间为18.54 ms。模型二起爆方式,各个考察点统计得到的有效应力,其持续时间的平均值在三种模型条件下最短。而在模型一和三两种起爆方式下,各考察点出现有效应力持续达到破岩条件下的时间久,选定最佳孔间微差延期为12 ms。最后,以元宝山露天矿368~392平盘东帮爆区进行现场试验,达到计算机与理论相结合,证实现场试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