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北京故宫
院落空间
类型学
空间结构逻辑
空间构成要素
院落类型
摘要:
当今世界各地域对于自身“本源”的追寻,彰显了如今人们的一种态度,是在传统、历史以及文脉相关的精神层面的意志力——中国文化的特征就是古老和连续性,具有坚强的生命力,而中国传统院落及其代表北京故宫,空间内核博大精深,在传统文化的领域独领风骚。本文通过对故宫院落空间及其构成要素本质属性的认识,既是对其空间形式的掌握,更是对其精神内涵的理解。
另外在中国文化中,“礼乐”是极其重要的等级概念,两者又是相互平衡相互制约的,怎样将“礼”、“乐”这样的社会理想贯穿到空间模式中,故宫无疑是一种典范。我试图通过本文的研究,将这种礼序是怎样贯穿到一座具体的院落群、一个具体的院落空间中,做出自己的解读。
本文选择建立新的空间分析及总结方式。要明确论述应建立在怎样的思维方式上,运用的是一套如何的分析逻辑——首先是在建筑类型学的指导下,联系院落空间文化内核确立要素分析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可分为三个层次——层次一是墙垣层级下对于“用地的划分”,以现代建筑设计的思维重新诠释历史支撑,即中国传统院落设计方法,来清晰化北京故宫在如此大规模的用地范围内是如何进行空间脉络的秩序性生成的,所得到的院落组群空间结构是整篇文章的基础,并同时结合生成原则得到不同的故宫院落类型。层次二的对象为要素,将院落空间构成要素进行分层级的逻辑性论述——通过简洁但细致的图示语言清晰明了的解读各个层级体系的秩序性生成过程以及其要素空间特点,并在上一步的基础上按照院落尺寸对要素进行分类归纳。层次三的对象为院落,是按照院落功能类型分类总结归纳不同院落空间的处理方式,并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来探索各院落空间独立中的相同与不同,以达到剖析院落空间、研究不同类型院落空间形式内核的目的。最终有效的掌握北京故宫的院落空间构成的手法,从而体现庞大数量的北京故宫院落空间在规矩中如何进行丰富性的营造来实现“礼乐”等级社会理想的。并深刻的体会到任何空间组合的设计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是一个从总体定位控制到各部分细化的过程。
始终将北京故宫当作一个案例进行分析的最终目的有四。其一,试图补足目前故宫院落空间分析视角的缺失,并希望为今后对各传统院落空间部分的分析开拓新的思路;其二,通过梳理希望使庞杂纷繁的故宫院落空间在大众面前更为通俗易懂;其三,是使得北京故宫成为一个辅助当代院落空间设计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其四,最终目的是令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院落空间于我们这一代依然深刻的感受生活,找到当代的脉动并持续流淌而始终生生不息。即本篇论文的内容中所想要表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