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福柯
认识论
考古学
后结构
摘要:
福柯前期认识论思想的全貌力图展现福柯著作《古典时代疯狂史》到《认知考古学》期间认识论思想的变迁史。主要将福柯前期认识论思想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古典时代疯狂史》到《临床医学的诞生》,第二阶段是《词与物》,第三阶段是《认知考古学》。通过对三阶段认识论的理论内容、方法论实质、与之前认识论思想的比较这三个维度进行阐述,本文力图把握住福柯前期思想的外在断裂性与内在延续性。在《古典时代疯狂史》和《临床医学的诞生》时期,福柯的思想是生发于法国现象学传统、法国科学史认识论以及结构主义思潮理论背景下的,《古典时代疯狂史》已经开始关注界限的历史,而《临床医学的诞生》是《古典时代疯狂史》思想的补充,又是《词与物》中思想诞生的前夜。在该书中,福柯首次关注决定可见物的那个不可见的医学话语结构。这个阶段的认识论思想是与以康德为代表的前现代认识论差异迥然的,福柯质疑了主体的至上地位,反对本质主义与线性历史观。《词与物》中,福柯将认识规则从人类历史中抽离出来,并进行了结构性剖析,描绘了认识型断裂的历史,阐述了人作为主体的诞生过程。这些振聋发聩的论断是福柯在科学的知识考古学方法下得以形成的。《词与物》时期,福柯用考古学方法在科学史学家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虽然福柯多被误认为结构主义者,但是其持坚定的反人类学的立场。《词与物》的认识论思想是对《古典时代疯狂史》和《临床医学的诞生》思想的发展,是科学史认识论思想的发展,但是这些理论努力又使福柯的认识论思想进一步超越了现代性认识论,主要表现为:对认识论从生成论角度入手讨论、反对主体、对社会现实有真正关切。《认知考古学》是福柯系统进行方法论总结的一部著作,也是福柯对自己前期思想进行修正的著作。福柯深入阐述了认识论思想的独特研究对象:不可见的话语,仔细区分了话语与陈述,对话语的生产机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该书不仅仅是对之前方法论进行总结,也实现了几大突破,弱化了认识型概念,从“话语实践”微观具体的视角对话语进行思考。这些理论丰富了话语理论,超越了福柯《词与物》时期的认识论思想,从而使得福柯成为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也对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影响深远。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的基本立场与福柯相近:进一步反对了主体,解构了时间而关注体系间的差异性的空间,在动态中让历史真实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