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清末民初
金石学
书法
学者
摘要:
中国近代学术谱系和学科体制的发展,一方面源于传统文化及学术架构本身需要获得新生命而酝酿着变化,另一方面则来自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清末民初金石学的流变,在传统学问与现代学科之间不断延伸出许多议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包括对于书法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清末民初金石学流变及学者群体为考察研究对象,围绕学术风气与金石学的发展,梳理西学东渐背景下传统金石学向近代考古学转化的过程、原因及其二者的渊源关系、分流情况,由此探讨金石学分流之后在艺术领域的阐释以及金石学者在书法分野的实践,进而窥探传统学术转型下有如金石学者等文化精英群体在书法艺术上的趣味及取向,以此观照中国书法在二十世纪前期由古代传统向近现代形态过渡的情况。在本文的论述中,导源于宋、盛兴于清的传统学问金石学一直与时代的学术风气变迁紧密相连,随着其研究范畴的不断扩大,固有的金石学意蕴已不敷用。西学东渐的大潮之下,分科而治带动金石学渐次分流,衍释在现代学科体系之中,因发展需要、考古发现、文化思潮的影响完成了向近代考古学的过渡和转化,也意味着其转化的必然。而这并非代表着金石学的消亡,传统金石学式微之下的分流致使其在考古学、古文字学、历史学特别是艺术学等现代学科中有诸多体现,特别是文字与图像的艺术进路成了通途,并以文字为主在艺术语境中得到很好的诠释,甚至大放异彩。金石学的流变与演化中,晚清至民国初年的金石学者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渊源深厚的经史立场之下,从“正经补史”到“嗜好之专”,通过著述、研究及实践,在理论与创作上不断推进书法艺术的阐释,追求金石气及碑学面貌的同时却有着文人薰风的独特艺术语言。以此映衬,在传统到现代的转化中,勾勒、串联中国传统文脉的清末民初学者群体及其艺术,已然成了毛笔时代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