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集装箱建筑
类型学
空间形态
元语言
语义
摘要:
经过四十余年的蓬勃发展,我国已经成为集装箱制造强国和运输强国,并且是世界上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最大的国家。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对生产使用过的废弃集装箱处置手段的缺乏,还有集装箱使用年限以及各种原因,集装箱的淘汰数量正在以令人惊讶的速度逐年增加,这直接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破坏性的环境污染。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一直以来都是碳排放总量和增长量最大的国家,长此以往,我国的节能减排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而废弃集装箱被回收利用成为集装箱建筑,无疑顺应了全球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的发展趋势,不仅迎合了现代社会对金属材质的美学要求,同时也为长期以来困扰着的废弃集装箱的妥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集装箱建筑日渐成为建筑领域充满活力与朝气的新兴建筑形式。但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和建筑领域的新分支,集装箱建筑起步较晚,人们对于集装箱建筑的研究和设计大都聚焦在集装箱建筑的优点上,去研究集装箱建筑的模块化和功能技术,并且更多的是作为临时性的救急建筑使用,导致集装箱建筑变得人云亦云,流于表面,被边缘化,没有归属感。这是由于人们在设计集装箱建筑时忽略了集装箱建筑虽然是一种新型建筑但其本质上也是一种类型的建筑,并且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建筑。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集装箱建筑找回归属感,证明集装箱建筑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建筑。以全球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设计语境,探索集装箱建筑的特殊类型。通过文献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比归纳的方法展开对集装箱建筑空间形态类型设计的研究。首先,分析国内外集装箱建筑和类型学的研究现状,找出集装箱建筑和类型学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对类型学理论的解读和对集装箱建筑的概述,以及对两者优势和局限的总结,推导出类型学介入集装箱建筑空间形态类型设计的意义;其次,从类型学理论中元语言的角度,对集装箱建筑空间形态语汇进行分析,用图解和结合案例的方式探究集装箱建筑的基本形体语汇到组合形体语汇再到空间形式的语汇,从形体、色彩、材料肌理、光这几个方面丰富集装箱建筑空间形态语言。在类型学的指导下从集装箱建筑空间形态语言中提取基本代码,通过拓扑结构、比例和尺度、秩序、修辞的方式进行类型转换,形成独具特色的集装箱建筑空间形态类型,为集装箱建筑找回归属感。最后,通过设计实践,将集装箱建筑类型应用于真实的设计项目中,在实际操作中验证集装箱建筑空间形态类型的可行性。本文不仅对研究类型学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扩充和延伸,而且促进了类型学的发展,并且对于类型学和集装箱建筑空间形态设计研究领域来说是一种新的探索。为今后研究类型学理论和集装箱建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