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古典藏语
副动词
小句连接
语法化
类型学
摘要:
本文以9至15世纪之间的五本历史著作和传记为基础,系统考察古典藏语中的副动词形态现象。古典藏语中存在丰富且复杂的副动词形态,但在以往研究中这一类结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是将其归入其他类型的小句连接,如连动结构、或简单类比于英语的状语从句。本文对古典藏语中的副动词标记nas、las、la、na、Gyi{gyi/gi/kyi/yi/'i}、Gyis{gyis/gis/kyis/yis/s}、Du{du/tu/su/r/ru}、Pas{pas/bas}、Par{par/bar}、Te{de/te/ste}进行形态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描写,并与连动、分词等相关结构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其语法化来源,全面描写副动词现象。古典藏语的副动词标记在形态上属于附缀,添加在非限定动词词干之后构成副动词,其所在的小句为非限定性的,可表达主从和主次两种小句并合关系。在语义类型上,有语境副动词和叙述副动词等类型,可表达同时、顺序、方式、条件、因果等语义关系,具有构造小句链、修饰谓语和命题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做补足语的功能。语用上既可表达预设信息,也可表达非预设信息。在指称转换类型上上,古典藏语副动词结构属于可变指称,同指与否与小句并合的层次有关。不同的副动词附缀在使用频率、形态句法和语义功能上均有差异。其中,nas、Pas、Par、Te使用频率较高,nas、Te一般直接附着在动词词干上,Pas、Par由名物化标记和格标记组合而成,las、la一般出现在名物化标记之后,而Gyis、Gyi和Du使用频率较低。不同副动词附缀的语义侧重有所不同,分属不同的语义类型。副动词结构与其他小句连接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古典藏语的副动词可连接三个以上小句,描述一连串线性事件的发生,构造小句链,属于“亚洲副动词”类型。副动词、分词、动名词和不定式均属于非限定性动词形态,但核心功能不同。连动结构中动词之间形态是对称的,并且中间不能插入明显的连接标记,而副动词由动词词干加上附缀构成,形态上与末尾动词是不对称的。关系小句和补足语小句核心功能分别是充当名词性论元的修饰语以及句子的论元,而副动词的主要功能是做状语。副动词附缀主要来自名词性形态的重新分析,las、nas、na、la、Gyis、Gyi、Du来自格标记的语法化,Pas、Par源于名物化标记与格标记的组合,Te则来自指示词,语法化的动因有结构动因、语义-功能动因、语用动因和接触动因,语法化的机制主要是重新分析和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