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社区
网格化治理
红格善治
摘要:
社区,作为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基础单元,在基层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构建网格化治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显然,社区网格化治理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模式,集成了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以事件为管理核心,明确处置单位为责任人,实现各类资源的联动和共享,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G市,一场以“红格善治”为指导思想的社区治理创新改革正在展开。该市利用“红色社区”作为基本单元,通过聚焦“红”“格”“善”“治”四个字,进一步加强了“红色”传统、将“网格”布局、“善于”服务和“共治”多元理念的相融合,实现了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深化与拓展。这一创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G市在排查和解决社区内部矛盾与纠纷方面的效能和水平,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体现地方特色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本文在阐明论题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然后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解释了社区网格化治理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社区网格化治理对于优化社区治理结构的作用。随后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了G市社区实施社区网格化治理的现实背景,总结其主要做法与治理成效。在综合以上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G市“红格善治”社区网格化治理进行实证研究,从社区治理结构的各维度入手,发现G市在“红格善治”社区网格化治理中,存在社区工作开展不顺畅、数字化网格效率不高、服务水平未达群众期许、治政主体合力不足等四个问题,并通过对G市社区网格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是由于基层党组织牵引力不足,基础建设不完备、缺乏人才以及社会参与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四个原因造成。随后对比较典型的北京东城模式、上海杨浦模式进行了研究,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两地的特色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对G市社区有益的经验启示。之后针对G市社区实施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存在问题,结合治理理论,对G市社区的实践提出加强牵引力增强党建引领、加快基础建设提升网格效率、增强网格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参与机制促进多元共治等四个政策方面的建议,从而希望提高G市社区治理水平,并为我国其他地区的社区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从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动现代化的人民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