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老年综合评估
老年高血压
社区
作用
满意度
摘要:
目的
高血压作为全身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本研究通过对沿海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从疾病状况、常见症状、躯体功能、精神心理、感知视听觉、社会家庭功能等多维度进行系统评估,及早排查出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探讨CGA在社区门诊中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血压方面起到的作用,从而改变老年患者原有生活状态,促进高血压优化管理。
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1年11月于青岛市某社区医院全科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纳入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年龄在60-90岁之间,其中男性71例,女性116例。对入组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进行编码,随后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将随机数字为奇数的研究对象列为对照组,为94例,偶数的研究对象列为干预组,为93例。对两组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方式进行人口统计学资料、病史信息、血液生化指标采集。人口统计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指数、饮食习惯、同城居住子女人数;病史信息包括高血压病程、脑出血并发症、脑梗塞并发症,是否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失眠症、胃炎、腰腿疼痛症、便秘;血液生化指标为: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研究人员使用社区医院统一配备校对准确的电子臂式血压计对患者进行三次研究前诊室偶测血压测量并记录平均值,并规范教学引导患者进行三次研究前家庭血压测量并记录平均值。对CGA干预组进行降压药物调整,并进行CGA评估,结合社区门诊患者基本特点,本研究采用的是经过简化处理的评估问卷,依据评估结果进行基于CGA的生活方式干预;非CGA对照组进行一般生活方式和(或)降压药物调整。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均再次测量并记录非同日三次家庭自测血压平均值,并对本研究在控制血压及影响生活方面进行满意度评定。CGA评估项目包括: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估;便秘情况;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数值达标情况;体质指数情况;应用Lawton-Brody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估量表(Lawton-Brody IADLs)进行躯体功能评估;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进行营养筛查;应用精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5)、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精神心理评估;应用老年人视力、听力评估方法进行感知视听觉评估;应用APGAR家庭功能评估量表进行社会家庭功能评估。采用SPSS26.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n(%)]、(?)s和[M(P25,P75)]分别描述计数资料、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组间计数指标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正态/非正态指标两组间差异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研究前后间正态指标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多组之间正态分布指标差异情况。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压下降差值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P<0.05。
结果
1.两组患者在人口统计学资料、病史信息、血液生化指标之间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研究前偶测收缩压(SBP)、研究前偶测舒张压(DBP)在对照组和干预组之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有P=0.746和P=0.235)。
3.研究前家庭自测SBP、家庭自测DBP在对照组和干预组之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有P=0.694和P=0.229)。
4.研究后干预组的家庭自测SBP和DBP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有P=0.002和P=0.001)。
5.干预组患者的SBP和DBP的差值在研究前后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睡眠质量一般及以下等级者、存在便秘情况者和视力正常或轻度下降者的SBP、DBP差值研究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听力障碍者和社会家庭功能障碍者在SBP差值研究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听力功能正常或轻度下降者和社会家庭功能无障碍者在DBP差值研究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如低密度脂蛋白达标、饮食习惯、体质指数、躯体功能、营养状况、抑郁和焦虑等指标,其SBP、DBP差值研究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6.将研究前后SBP、DBP下降是否≥10mm Hg作为依据进行分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GA对研究前后SBP、DBP下降≥10mm Hg存在显著影响(分别为P=0.006和P<0.001);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GA是SBP、DBP下降≥10mm Hg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为OR=4.476;95%CI:1.759~11.393,P<0.05和O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