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血压
危险因素
社区
慢病管理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023-2025年景德镇市城区高血压健康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深入剖析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整改策略,为后续优化高血压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2023-2025年在已纳入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内容涵盖基本人口学信息(年龄、性别、职业等)、生活方式(锻炼习惯、饮食偏好、吸烟与饮酒情况等)、用药情况以及合并疾病情况等;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血压和腹围等体格指标,收集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生化指标为作为研究数据。
数据处理方面,运用SPSS 23.0软件执行数据统计分析,描述基本人口学特征、血压控制情况,并探讨影响血压控制的相关因素,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标准。
结果:
1、共发放问卷1360份,回收有效问卷1346份,有效回收率为99.0%。男性630人(占比46.8%),女性716人(占比53.2%);平均年龄65(58,73)岁,其中≥65岁者703人(占比52.2%);教育程度以小学及初中文化为主;280人(占比20.8%)有高血压家族史;约85.0%以上表示饮食以荤素均衡、清淡为主;794人(占比59.0%)有规律运动习惯;不吸烟者1102人(占比75.2%),不饮酒者1302人(占比76.7%);平均体质指数(BMI)23.44(21.46,25.77)kg/m2,超重及肥胖者占比44.7%;腹型肥胖559人(占比41.5%)。单因素分析示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腹围及体质指数较大者血压控制率相对较低,而偏好清淡饮食者血压控制率相对较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65岁、BMI显示超重或肥胖、文化水平较低是血压控制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
2、在相关知识的知晓方面,721人(占比53.6%)知晓高血压的诊断标准;792人(占比58.8%)理解高血压治疗需根据病情分层进行综合管理;250人(占比18.6%)知晓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5g;953人(占比70.8%)表示主要通过医疗机构和网络平台获取相关信息;87.9%的患者知晓高血压档案化管理服务;仅20.9%的患者能够规范地定期监测血压;36.5%的患者每年接受至少4次随访。单因素分析示熟悉我国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治疗方案以及推荐盐摄入量的人群、了解建档服务、有定期监测血压习惯、家中自备血压计、医师随访次数较多、医师定期提供生活方式和用药指导的人群血压控制率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养成日常监测血压的习惯、接受社区随访是血压控制达标的保护因素(P<0.05)。
3、平均病程7(4,12)年,69.1%的患者病程超过5年;467人(占比34.7%)合并有1种合并症,234人(占比17.4%)合并2种,54人(占比4.1%)合并有3种或更多;1098人(占比81.6%)选择药物治疗,919人(占比68.4%)选择单药治疗;血压总体控制率为54.5%,单纯收缩压控制不佳的情况占55.4%。单因素分析示,病程较长、未采取药物治疗以及合并症数量较多的人群血压控制率较低(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比较长、存在合并症是血压控制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
4、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高者,其血压控制率较低(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空腹血糖水平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以及甘油三酯水平高均为血压控制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1)慢性病管理的积极进展。高血压管理实施水平高,患者对家庭签约建档服务认知度高。(2)血压控制策略优化。社区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效果弱,药物治疗依赖单一药物。未来策略应重点控制收缩压,关注药物使用,维持适宜脉压差,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心血管风险。(3)综合管理合并症,个体化管理。社区高血压患者普遍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管理老年患者需全面综合策略,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监测并发症早期指标,及时诊断和治疗。(4)关注生活习惯与心理健康。患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超重、肥胖现象。应加强健康教育,关注运动、饮食、心理健康,实施家属教育,全方位关注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