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农村赡养纠纷
诉讼
调解
摘要: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人身权益和物质权利的实现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主要包括各种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养老机构之间的配合,更重要的则是需要赡养义务人积极履行赡养义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和差距也决定了城市和农村老人在晚年时会面临不同的困境,而本文中作者主要是从农村老人的赡养现状出发进行分析。应该关注的是在农村,受经济水平的限制和传统思想的支配,老人需要赡养时,通常会选择居家养老,因此赡养义务则主要是由其子女们进行承担。子女履行义务时,与老人之间会发生大大小小的冲突。农村赡养纠纷作为家事纠纷的一种,既具有家事纠纷的普遍特征,本身也具有一些特殊性,因此在解决方式的选择上也要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适当的选择,但是各种方式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保护老年人权益,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在现实生活中,农村赡养纠纷的解决方式主要包括协商、调解、诉讼等,分析上述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运作现状和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是本文的主线之一,同时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赡养义务,政府及社会组织在赡养农村老人方面应承担怎样的责任也是本文的重点之一。本文作者通过对各种程序在现实中的运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分析后,提出自己的建议。除去引言和结语外,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农村赡养现状及纠纷类型。纠纷的解决必须探求纠纷形成的原因,在这一部分,笔者通过与相关人士进行访谈和发放问卷的方式获得山西省某乡村农村赡养现状及现涉及的纠纷类型的相关数据,并通过对上述数据和文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该地的基本赡养现状和纠纷类型,探究形成原因,为后续的纠纷解决方式和针对性的完善建议做出准备。第二部分:现有农村赡养纠纷解决机制及存在问题。该部分资料主要是通过走访人民调解委员会、村委会和乡镇司法所获得,可得出现有农村赡养纠纷解决机制主要分为和解、调解和诉讼三种途径,而这三种途径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往往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这部分的分析,为笔者后续建议的提出提供了参考。第三部分: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完善建议。该部分在对前文的梳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域外类似于赡养纠纷的家事纠纷的解决经验,对农村赡养纠纷解决机制提出完善相关立法、建立老年人法庭、赡养人配偶列席被告、建议修复型调解为中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