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争点整理
程序
诉答程序
法官释明制度
证据失权
摘要:
在我国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活动中,诉讼迟延和诉讼效率低等问题长期存在着,纠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的司法制度还无法对争议焦点形成有效的控制。争点指的是双方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对于案件相关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方面产生的争议焦点,是及时高效解决民事纠纷的关键点。因此,对争议焦点进行有效控制实际上就是对民事诉讼本身进行有效控制,进而提高民事诉讼整体的程序运行效率,特别是促进庭审有序、高效运行。就我国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司法实践的现状来看,暂无法对争点整理构成体系性的制度理解。但目前庭审实质化和集中化审理方向决定了对民事诉讼争点整理进行整体的制度性建设和程序架构是必要的。因此,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从争点整理基础的理论出发,再结合当前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现状,提炼出目前存在的制度困境,再以国外可靠的司法实践为借鉴,探索适合我国争点整理制度建设和程序架构的路径。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主要包含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厘清了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的基础理论内涵。对争点整理基础理论内涵的厘清,是建构争点整理制度和完善相关程序的理论基础,也是对民事诉讼争点制度进行务实研究的关键一步。第二章是对我国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的制度现状进行深入反思。从立法规定和司法解释规定对我国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的制度现状进行剖析。再从争点整理制度的司法实践角度,分析争点整理中争点收集、争点协商和争点固定阶段的问题。最后,从制度层面分析我国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存在着争点收集缺乏约束效力、争点协商随意性较强、争点固定的效力较弱的困境。第三章着重探讨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的域外模式和原理。这一章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两种司法环境下的争点整理模式进行详细的比较,分别总结出横向和纵向两种主要的争点整理模式。再通过对两种不同模式的原理分析,提出有益于我国争点整理制度建构和程序完善的思考方向。最后一章是本文的核心重点内容,主要涉及对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相关程序的完善和衔接。首先,结合前章内容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的完善路径。再就目前的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相关程序提出具体的调整与完善建议,包括了争点收集中的证据收集、诉答程序,争点协商中的法官释明制度、证据交换程序、庭前会议制度,争点固定中的证据失权制度。最后,通盘考虑民事诉讼制度框架下争点整理相关程序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