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家事纠纷
多元化解决机制
诉讼
调解
衔接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应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家庭关系作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处理家事纠纷是当前社会治理的重点问题之一。家事纠纷指的是因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关系而具有固定家庭身份和称谓的亲属之间因为身份或财产方面的争议而产生的各种家庭矛盾,具体包括离婚、亲子关系、同居关系、继承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驱使下,婚姻家庭观念也在不断的革新,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家事纠纷的产生。家事纠纷数量多涉及范围广,在实践当中,有不少家事纠纷缺乏及时高效的解决,从日常小矛盾发展至白热化阶段,由民事案件转变成刑事案件,不仅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还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局面。由此,家事纠纷的防范和解决是当下创建文明家风、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在家事纠纷数量逐渐增多且日趋复杂的新形势下,引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不仅能弥补诉讼机制的局限性,还能满足当下人民群众对多元化解纷的迫切需求。那么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包含哪些内容?其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家事纠纷的特殊性?而它目前是否还存在着一些亟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本文正是围绕上述问题,对当前的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考与探索。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首先从文章的选题切入,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系统梳理;其次,分析了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再次,探讨了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最后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一章是家事纠纷的基本理论。首先,阐述了家事纠纷的概念和实践中家事纠纷的类型,为下文奠定基础;其次,总结了家事纠纷的特点,包括复杂性、隐私性、人身性、持续性与社会性;最后,系统展示了家事纠纷的现状。第二章是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内容及必要性。首先,本文明确指出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中受众度较高的有诉讼机制、司法调解机制、行政调解机制以及民间调解机制。其次,结合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建设的总体要求,指出构建家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弥补家事纠纷诉讼机制的不足;在节约司法资源的同时满足人民日益多元的解纷需求。第三章是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在诉讼机制中,其存在着范围难界定;诉讼程序不明确;取证、举证难度较大等问题。其次,在司法调解机制中,其存在家事纠纷调解前置程序适用范围较窄,专业度低的问题。再次,在行政调解机制中,其存在着忽视家事纠纷当事人合法权益等问题。然后,在民间调解机制中,则存在认可度不高,调解渠道过窄的问题。最后,以当前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中各种机制之间存在的衔接问题为导向,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第四章是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比较法分析。通过分析德国、日本、美国在家事纠纷解决机制中的有益举措,包括灵活运用社会资源,加强部门间联动及提升调解员的专业水平等,为完善我国家事纠纷解决机制提供重要参考。第五章是对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完善。具体包括:推动家事诉讼法的制定和加大法官职权探知的力度;扩宽家事纠纷调解前置适用范围的同时提升家事纠纷司法调解的专业化水平;引导行政调解中多部门的联动机制;提升民间调解的权威性和认可度;建立家事纠纷预立案登记制度;加强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完善诉调之间以及非诉讼机制之间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