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地方官员变更
企业创新
政策不确定性
摘要:
创新一直是近几年来社会关注、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2012年在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中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写入报告,2014年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可以看出中央政府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给予创新的极大重视和关注。创新能力是构成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一环,在国民经济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取得显著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企业的手中,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链条中一直处于中下游,赚取廉价的劳力费,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为了我国经济取得更长远的发展,必须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创新成为了这几年来学者们关注和热议的话题。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表明,地方官员发生变更会损害企业创新。其原因在于,地方官员的变更往往意味着地方政策的大幅度变化,会带来政策的不确定性。企业无法明确知道新上任的地方政府是否会改变企业现有的经营状况,难以预测未来的政策走向会对企业产生何种影响,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增大。因此,面对政策的不确定性,企业对待创新活动的态度会更为谨慎。根据“晋升锦标赛”理论,新上任的官员会有更强的动机表现得比前任官员好,他们的一些行为可能对企业创新有不利影响,如终止前任官员的政策造成的政策不连续性,地方政策如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挤出效应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可以推测,党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宏观政策可能会对地方官员的行为产生影响,对于官员的考核中会考虑科技创新方面,新上任的官员为了政绩可能会以创新作为未来工作重点,推出鼓励企业进行创新行为的政策,从而提升当地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因此可能会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为了检验上述假设,本文将2012年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外生政策冲击,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2012年之后的官员变动是否会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使用的样本为2009-2015年间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的统计分析软件为Stata12.0。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之后地方官员的变动的确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研发支出与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的增加,其中发明型专利的数量显著增加,表明企业的创新活动是实质上的创新,是相对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而言更有价值的创新,可以反应出企业创新能力有所提升。并且,对于使用PSM方法对企业可观测指标进行匹配之后的观测样本,同样能得出类似结论,表明本文的研究结果较为稳健。本文研究的启示在于,验证了地方官员变更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不一定会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在政策引导得当的情况下,反而会利于企业发展。对于政府而言,应该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指导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给企业创新提供一个更好的政策环境,对于企业而言,也应该看到政策不确定性中蕴含的发展机遇,提高对政策的敏锐程度,及时抓住机会,实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