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健康理念
老旧住区
公共空间
优化
长沙市
摘要:
随着近些年城市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已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住区作为城市“细胞”对打造健康城市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老旧住区使用年限的增加,住区公共空间的不足与设施的落后已逐渐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诉求,因此有必要对老旧住区公共空间进行改造与优化。本文以长沙市老旧住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分析老旧住区发展现状;依据居民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健康需求,明确住区公共空间与居民健康之间的作用机制;解读并分析国内外健康理念的相关标准和体系,提出基于健康理念的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构成要素。其次,选取长沙市三种常见类型的老旧住区,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住区居民基本情况、住区公共空间居民使用现状、住区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及居民对于住区改造的意愿等进行调研、分析、总结,结合住区公共空间构成要素得出三类住区现存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最后,基于健康理念并在优化原则的指导下,针对调研老旧住区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从住区空间、道路交通、配套设施、精神人文四个一级要素分别提出详细的共性和个性健康优化策略。基于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三类老旧住区存在以下共性问题:①住区空间:立面缺乏统一组织,安全性能较差;平面空间缺乏管理,居民活动受限;②道路交通:道路交通系统混乱,影响安全出行;③配套设施:基础配套设施滞后,底线保障偏低;公共服务设施单一,服务水平较低;④精神人文:健康教育宣传欠缺,管理水平较低。(2)三类老旧住区存在以下个性问题:①单位制住区:活动广场功能单一,居民减少外出;绿化景观形式单调,缺乏后续管理;道路系统分级不明,断头道路较多。②商品房住区:活动广场缺乏层次,减少居民交流;文化特色不够凸显,居民归属感弱。③安置小区:活动广场空间匮乏,居民活动受限;商业设施空间混乱,干扰生活秩序。(3)针对三类住区的共性问题,提出以下共性策略:①住区空间:统一规划立面空间,体现安全舒适;统筹布局平面空间,提高使用效率;②道路交通:构建流畅道路体系,保障安全出行;③配套设施:保障基础设施底线,注重售后维护;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构建设施体系;④精神人文: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管理水平。(4)针对三类住区的个性问题,提出以下个性策略:①单位制住区:丰富活动广场功能,实行功能分区;丰富绿化景观形式,加强后续管理;优化交通组织方式,明确道路等级。②商品房住区:丰富广场空间层次,促进居民交流;提炼住区文化基因,彰显住区特色。③安置小区:复合其他场地功能,提升活动空间;完善商业配套设施,规范商业行为。希望提出的优化策略能对调研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的优化改造实践提供指导,并为长沙市其他老旧住区以及其他省市老旧住区的优化改造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