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创新网络
出口产品质量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调节效应
摘要:
党的二十大明确赋予高质量发展极为重要的地位。为更好贯彻二十大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2022年12月第二届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全国各地政府主政者、专家学者及行业实践者齐聚,为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第三届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紧扣主题发布了高质量发展蓝皮书;2023年2月广东省召开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探讨如何鼓足干劲落实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之“实”,谱写发展新篇章。推动高质量发展始终作为党和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我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额呈现急剧增长态势,被称为“世界工厂”,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开放程度逐步增加,推动我国出口产品在“量”上不断发展壮大。但是,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世界范围内资源流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不断加速,我国产品融入到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常被打上“低质量、低价格、低利润”的标签,面临“质”的困境。面对此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在对企业产品高质量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能够帮助企业营造核心竞争力和保持竞争优势。企业作为创新发展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体,能够同其利益相关者协同而形成合作创新网络,帮助企业获取异质性知识和资源,以实现更好的质量、更低的价格、更多的利润,是促进生产力转化的有效途径,能够通过创新协同实现出口产品质量的巨大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创新发展的支撑,也对出口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当前较为复杂和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发挥创新网络的协同效应、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成为我国实现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基于此,本文围绕“创新网络中的出口企业,如何突破企业产品贸易‘质’的困境,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发展机遇,逐渐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和保持企业出口竞争力”这一实践难题,提炼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创新网络中企业如何实现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研究,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二者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以下问题来验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创新网络与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1)创新网络位置和网络强度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创新网络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从绪论、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和机制分析、创新网络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研究设计、创新网络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结论和建议六个部分进行系统探讨。首先,本文从选题背景出发,产生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目标,明确研究使用的方法,并阐述创新之处,指明本文所研内容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其次,基于对变量相关文献的深入阅读和整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网络、出口产品质量等核心变量进行文献综述,确定学者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创新网络和出口产品质量以及影响机制领域研究的不足与缺失。再次,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协同创新理论、需求相似理论和企业异质性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和解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网络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理论机制原理,理清文章理论逻辑并且提出本文假设;随后,列出本文的数据来源以及变量的选择,且由此构建4个计量模型。再者,基于三个宏观数据库匹配后的2004-2014年间中国88个出口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创新网络与出口产品质量间影响机制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并且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最终得到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1)企业创新网络位置对出口产品质量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企业创新网络位置越中心,企业拥有更好的出口产品质量。(2)企业创新网络强度对出口产品质量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换而言之,企业创新网络强度越大,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越好。(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向调节企业创新网络位置、创新网络强度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最后,本文对处于创新网络中的出口企业如何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出建议和意见:(1)不断改善企业自身网络位置;(2)维护好强关系合作企业;(3)释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强劲效能;(4)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构建创新体系;(5)加大政府政策性创新扶助,增强出口企业创新性合作。本研究在理论方面,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将创新网络细分为不同的维度,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创新网络和出口产品质量的相关研究。同时,本研究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调节变量引入模型,揭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创新网络与出口产品质量间起到调节作用的结论,为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研究在实践方面,探索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网络、出口产品质量三者间的影响路径,为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作用下,开展合作创新、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从而建立自身竞争优势、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