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敦煌乐谱
诗拍
词拍
节拍
节奏
迟叠式
摘要:
中国音乐节拍史上,存有“诗拍”这一阶段并为之正名,这是以《敦煌乐谱》解译为基础的。“诗拍”是唐五言与七言整齐律诗在音乐节拍上的反映,因而是一种典型的“均拍”。至唐宋之际文学上渐以“词”为主,音乐上也就以“词拍”为主,因此,“诗”于音乐上整齐的“均拍”,不能解释为“词”的趋于不相均的“韵拍”。实际上“诗、词、曲”对应的就是音乐的“诗拍、词拍、曲拍”。然而,在文献资料中“诗拍”一词很少出现,即便提及也常仅局限于文学上的解释,而现在通过对《敦煌乐谱》的解译,乐曲绝大多数是“六谱字拍”(六均拍,相当于6/4拍)与“八谱字拍”(八均拍,相当于8/4拍),这就充分证明了这种“诗拍”即“均拍”的存在。由此,现在有必要重新来审视一下唐时的节拍与节奏形式:首先,改变以往以文献资料参考来解译乐谱,改为以乐谱为主来审视有关文献资料作参考。其次,对乐谱中的“口”与“·”做任何解释,出现类似今天的3/4拍、5/4拍以及交叉出现2/4拍、4/4拍、6/4拍、8/4拍等,且作大量的混合拍式,都是不符合6/4拍、8/4拍这两种基本“均拍”的,而是以今代古,曲解该谱曲拍的结果是绝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