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连词
非但
语法
语义
语用
摘要:
本文主要从共时层面考察现代汉语连词“非但”的句法、语义及语用使用情况,并对“非但”与“不但”的异同进行了辨析。全文共六章:第一章为绪论,指出了本文研究对象为连词“非但”,介绍了“非但”一词的研究缘起,简要回顾了有关递进连词的相关研究以及连词“非但”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主要考察连词“非但”的句法特征。文章主要从句法位置、连接的语言单位、共现成分以及句类倾向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句法位置上,“非但”可用于单句、复句或句群。语法功能上,“非但”可连接词、短语和句子等语言单位。共现成分方面,“非但”常与副词“反而”、连词“而且”或形容词“相反”共现。此外,“非但”也可与相关句式“连……都/也”共现。句类使用上,“非但”常出现在陈述句中,而感叹句与疑问句的分布情况相对较少,一般不在祈使句中出现。第三章主要考察连词“非但”的语义特征。文章主要从语义类型、“非但”句前后项的逻辑语义以及语义范畴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根据主客观标准可将“非但”的语义类型分为主观递进与客观递进,从递进方向这一角度可将其语义类型分为同向递进与反向递进。“非但”句前后项的逻辑语义可以分为并列式递进、递进式递进、转折式递进以及因果式递进。“非但”的语义范畴包括了程度范畴、数量范畴以及范围范畴。第四章主要考察连词“非但”的语用特征。文章主要从语用功能与语体倾向两方面进行了分析。“非但”的语用功能包括了主观性功能、反预期功能、对比强调功能以及篇章衔接功能。“非但”的书面语体使用频率远高于口语语体使用频率。第五章为“非但”与“不但”辨析。文章主要从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三个方面考察了“非但”与“不但”的异同点。句法特征上,本文从句法位置、句法结构以及共现成分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辨析。“不但”的句法位置比“非但”更为灵活,“不但”的句法结构多以“不但+肯定结构”形式出现,而“非但”的句法结构多以“非但+否定结构”形式出现。“非但”的共现成分以语气副词为主,“不但”的共现成分以递进连词为主。语义上,本文从语义类型和逻辑语义两方面对二者进行了辨析。“不但”的语义类型多为同向递进,而“非但”的语义类型多为反向递进。“不但”句前后项的逻辑语义类型较“非但”更为丰富,包括五种逻辑语义类型即并列式递进、递进式递进、转折式递进、因果式递进以及连贯式递进。语用上,本文从反预期语用功能以及语体分布情况两方面对二者进行了辨析。“非但”的反预期语用功能更突出,“不但”的语体分布情况相比较“非但”略显正式。第六章是全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