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襄阳话
儿化
语法
语义
摘要: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境内语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西南次方言。儿化在襄阳话中普遍存在,但历来对襄阳话儿化现象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以襄阳话中的儿化现象为描写对象,应用传统的描写法、比较法等力求客观、全面地展现襄阳话儿化现象的语言特点。本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是绪论,简单介绍了襄阳概况,襄阳的语言使用状况,襄阳话的音系和襄阳话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研究方法和意义等。第二章至第八章,分别研究襄阳话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和其他词类(区别词、拟声词和助词)的儿化现象,主要从其儿化的构成形式、语义特征和语法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概括不同词性儿化的语言特点。第九章从语音形式、儿化范围和儿化功能三个角度将襄阳话儿化现象与北京话的儿化现象作对比,从而揭示襄阳话儿化的特点。本文列举襄阳话和北京话均可儿化的词、襄阳话可儿化而北京话不能儿化的词以及襄阳话不能儿化而北京话可以儿化的词,探讨儿化现象的儿化范围,从而更好地揭示襄阳话儿化现象的规律。本文以襄阳话儿化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与普通话儿化现象的比较,进而揭示襄阳话儿化独特的语言特点。比如形容词“A不BB”式的儿化时带有襄阳地方特色大多用于贬义,表达对某人或某物讨厌的感情色彩。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颇具襄阳地方特色的副词的儿化现象,如:“t,ie212f(?)212”(故意)、“san34bu52(?)s(?)34”(偶尔)等,这种形式比较灵活,在各章中均有详细的论述。本文试图对襄阳话儿化现象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描写并试图对其进行理论阐释,希望对襄阳话的全面研究尽绵薄之力,同时为保存襄阳话和推广普通话做出一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