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渭南方言
语法
构词
词类
体貌
摘要:
渭南(即渭南市临渭区)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是渭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渭南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南依秦岭、横岭一线与蓝田县相接,北部平原与蒲城县相连,东以赤水河为界与华州区为邻,西以零河为畔与西安市临潼区相望,东北以洛河故道与大荔县相间,西北经肖高村与富平县接壤。渭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近年来,渭南地区方言语法的调查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省内的陕北晋语、西安方言研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并且区内有些单点方言还没有人系统调查,一些重要的语法现象还没有深入挖掘,语法研究不够全面和系统。因此对渭南方言(即临渭区方言)的单点语法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而且很有学术价值的。本文主要从构词、特色词类、体貌系统、疑问句等几个方面对渭南方言语法进行全面、深入地探索。构词方面,主要从重叠、词缀以及使感结构三个方面进行描写。探索了渭南方言中的名词重叠式:AA式、ABB式、ABB儿式、AABB式,动词重叠式:AA式、A一A式、AAA式、AAAAA式、AAAAAA式、A吔A起去、A叫A去、A你的A等几种形式,代词重叠式:扎扎、嘎嘎、瓦瓦、阿搭阿搭、啥啥、谁谁谁等,形容词重叠式:AA式、AA儿式、AA子式、ABB式、ABAB式、AABB式、A里AB式,副词重叠式:AA式、AAA式等,以及名量词重叠和动量词重叠。词缀主要探索了前缀“生、日、死”,后缀“子、娃、和、头、首、岸、不愣登、嘛咕咚、不唧唧、不兮兮、不烘烘”等。使感结构表示个体对外界事物的某种感受,主要由动词或形容词加上“人”构成。词类方面,主要列举了渭南方言中的特色词类:代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代词主要从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个方面进行描写,副词主要有程度副词:甚、很、太、完、捏个儿,范围副词:满、准、单、随,时间频率副词:肯、可、觉、一时、一向、一天、一回、渐天,语气、情状的副词:总、怕、□[z];介词:放、赶、拿,连词:但、待、连、畔……畔……,语气词:些、哩、咧、么等。渭南方言中的体貌系统包括经历体、完成体、起始体、实现体、进行体、持续体以及动量减小貌。其中经历体主要由“过、下”来体现,完成体主要由“了、下、毕、罢”等词来体现,起始体主要由“开”来体现,实现体主要通过“上、起”体现,进行体主要通过语气词“哩”表示,持续体的标志是“着、的、下”,动量减小貌主要通过“敢”来体现,主要形式有“V+敢/敢子”、“V+一下”。疑问句包括特指问句、是非问句、选择问句、以及正反问句,特指问句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疑问代词上;主要有:“啥、阿搭、多囊、多囊凡、啥时间、咋、咋样、咋向”等;是非问句主要通过“得是、敢是”来提问,选择问句的提问形式主要是“是……么/吗……”;正反问句的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有以形容词为中心语的“A不、A呀不”类型,以动词为中心语的“V不/没、V呀不”类型,“V+得补语”形式以及“得[tei21]+V/A”形式等。本文通过对渭南方言语法现象的调查研究,力图比较详细地描写出渭南方言语法的面貌和特色,对进一步深化渭南地区乃至关中方言语法的研究,贡献出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