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肩水金關漢簡
語法
虛詞
對比
摘要:
肩水金關漢簡出土於肩水金關漢代烽燧遺址,內容十分豐富,多為邊塞屯戍檔案,保存了西漢武帝天漢元年至東漢和帝元興元年重要的文獻資料,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有關金關漢簡的研究,目前已經取得豐碩的成果,但利用這批材料進行語言學方面的研究還十分薄弱。金關漢簡數量龐大,斷代明確,內容多屬於屯戍文書,具有口語性強的特點,是進行語言研究的寶貴材料。語法研究是語言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虛詞是漢語語法的重要表達手段之一,在語法結構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意義不言而喻。本文以《肩水金關漢簡》的虛詞為研究對象,對金關漢簡虛詞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分析,並開展了相關對比研究。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主要介紹了所用研究材料、研究現狀、論文的選題意義及研究方法、虛詞的定義、肩水金關漢簡虛詞的概貌。金關漢簡的虛詞分為四類:介詞、連詞、語氣詞和助詞,凡53個、2757例。第二部分為介詞研究。金關漢簡的介詞共18個:“以”“到”“至”“在”“盡”“訖”“及”“比”“自”“從”“于”“於”“用”“因”“為”“與”“如”“坐”,均承襲先秦漢語而來,可以用來引進時間、處所、工具憑藉、對象、原因目的等。金關漢簡中的介詞存在“兼職”的情況,即介詞的語法功能具有交叉性,多個介詞兼屬兩個及以上的小類。金關漢簡中的各個介詞使用數量和頻率存在較大差異,其中“以”“如”的使用頻率最高,“訖”的使用頻率最低。第三部分為連詞研究。金關漢簡的連詞大多承襲先秦漢語而來,與先秦漢語相比,其用法有繼承也有發展,共18個:“與”“及”“并”“且”“而”“若”“即”“雖”“尚”“即令”“或”“因”“以”“故”“以故/以此/是以”“有/又”“乃”“則”。金關漢簡的連詞存在“一詞多功能”現象,如“而”可作順承連詞、轉折連詞和並列連詞。“以”可作順承連詞、因果連詞和目的連詞。第四部分為語氣詞和助詞研究。金關漢簡中的語氣詞有9個:“也”“矣”“已”“耳”“而已”“焉”“乎/呼”“哉”“耶”。其中表達陳述語氣的有:也、矣、已、耳、而已、焉。表疑問語氣的有:乎、耶、哉。表感歎語氣的有:乎、哉。金關漢簡語氣詞可用在不同的句類,但其表達的語氣比較單一,始終保持其基本語氣,其他語氣由句中的其他詞或符號傳達。金關漢簡中的助詞有三類:結構助詞“所”“者”“之”,表數助詞“所”“第”“以來”“餘”,列舉助詞“等”“云云”。第五部分為比較研究。在全面描寫金關漢簡虛詞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學界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結合其他出土材料,進行共時和歷時兩方面的比較,從而揭示金關漢簡在漢語發展史上的地位。金關漢簡的虛詞基本承襲先秦虛詞而來,新產生的虛詞祗有原因介詞“坐”,並列連詞“并”,假設連詞“即令”,表數助詞“第”,表列舉的助詞“云云”。金關漢簡與居延漢簡都屬於屯戍文書,大多數虛詞的用法、功能等都相同,但因具體內容的不同,虛詞的數量、用法又表現出差異性。第六部分為附録。包括金關漢簡虛詞索引表和金關漢簡綴合成果論著目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