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二维硫属半导体
离子交换
P型掺杂
PN结
光电器件
摘要:
二维硫属半导体具有强的光-物质相互作用、层数依赖的可调带隙、高迁移率等优异的光电性质,有望应用于下一代新型光电子器件领域,从而备受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然而,P型二维硫属半导体的相对稀缺限制了其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由于二维材料高温稳定性不足和脆弱的晶格结构,传统半导体掺杂方法(离子注入和高温扩散)会对二维材料晶格产生破坏并引入缺陷,因此对二维材料不再适用。而当前已报道的二维材料掺杂方法都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例如普适性低,掺杂效果差等。离子交换作为一种纳米材料修饰手段,具有条件温和、液相可加工的优点,是一种潜在的二维材料掺杂方法。基于此,本文开展了基于Sn4+阳离子交换取代掺杂二维硫属半导体的探索工作,对材料掺杂后的光电性能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开发了一种基于Sn4+离子交换的室温液相掺杂方法,并对多种二维硫属半导体(PdSe2、WSe2、WS2、ReSe2、MoSe2、MoTe2以及PtSe2)实现了普适性的P型调控。随后,以二维PdSe2的掺杂为例进行了系统的表征与测试,证明了Sn原子成功的取代掺杂。掺杂后,费米能级将朝价带顶偏移降低了价带中电子的浓度,从而导致P型的掺杂效果。通过调节SnCl4浓度,实现了PdSe2从N型转变为双极性,最终完全变为P型的可控掺杂。此外,掺杂后PdSe2对532 nm激光的光响应度由61 mA/W提高至23.1 A/W。
(2)通过局部掺杂对二维PdSe2实现了空间选择性的P型调控,并成功构筑PdSe2面内PN结。功函数测试发现PN结存在明显的势垒高度差(约为70-80 meV)。并且该器件展现出良好的整流特性,整流比高达10~2。此外,由于内建电场的存在,器件还展现出光伏现象,开路电压Voc为118 mV,短路电流Isc为17 pA。基于光伏效应,该器件对532 nm激光展现出较快的响应速度(~2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