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连动结构
英汉
述谓理论
生成机制
对比研究
摘要:
连动结构作为一种跨语言的句法现象,其句法语义特征和结构性质问题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连动结构在汉语中的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句法和语义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些年,也出现了关于英语连动结构的研究。鉴于此,在述谓理论指导下,对英汉连动结构的生成机制进行对比研究。首先,基于连动结构的定义,用时序原则和单一事件概念,厘清要研究的对象。结果显示,英语中表示目的和结果的不定式结构以及含有趋向动词不带to的不定式结构属于研究对象。而汉语连动结构通过动词之间的组合形式和动词的语义被分为了4种:NP+V1+V2,NP1+V1+V2+NP2,NP1+V1+NP2+V2,NP1+V1+NP2+V2+NP3。研究表明,在述谓理论指导下,通过引入一个语法性和形态性的功能语类Pr,将主语和谓语联系起来,从而将英汉连动结构分析为两个独立的述谓性事件。这两个述谓性事件相继生成,因此呈现出时间先后顺序。通过推导,英汉连动结构的生成机制基本相似,可以用统一的句法推导进行解释。不同的是,英语连动结构的后动词短语生成了CP语段,而汉语由于缺乏明显的时体特征和显性标句词,后动词短语并没有生成显性的CP语段,由此假设汉语连动结构后动词短语仅生成Pr P语段。因此,在PF层面,汉语的连动句结构上更加紧凑。上述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乔姆斯基所主张的普遍语法理论,以及语言的经济性和简洁性原则。此外,对英汉连动结构的研究对英汉对比的教学实践也具有借鉴意义。图33幅;表0个;参6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