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自传体小说
英汉翻译
常用翻译技巧
话题
话题链理论
摘要:
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源语文本选自索菲·里昂的自传体小说《犯罪为何划不来》。在该书中,作者以其亲身犯罪经历为蓝本,讲述了她和同伙在欧美地区犯下的盗窃、勒索、诈骗等一系列严重罪行。正如书名所言,索菲·里昂是想通过自己历经坎坷的一生揭示“犯罪是划不来的”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本次翻译源语文本为自传体小说,兼具“纪实性”和“文学性”双重特征。因此,基于英汉语言差异和文本特点,为了能在最大程度上传递原文信息,再现原文风貌,译者仔细阅读了数本高校通用的英汉翻译教材,并有的放矢地从中挑选出十种较为常用的翻译技巧运用于此次翻译实践。具体来说,在词汇层面上,译者采用了词义选择法、注解法、增词法、转换法。在句法层面,译者选择了分译法、视角转移译法、否定结构译法、英语习语译法、被动语态译法和状语从句译法。由于合理运用上述十种基本翻译技巧,此次翻译任务中的绝大多数问题都得以顺利解决。然而,也有些看似平常但实则处理起来十分棘手的句式不时出现在源语文本,比如在由一组围绕同一话题展开的句子所组成的英语语篇中,话题总是以原形、代词以及名词性短语等形式投射到语篇各个分句的主语或宾语位置,以此实现话题的延续。若不加选择地套用常见翻译技巧来处理这一“乖戾的”语言结构,可能会使译文有累赘、臃肿之嫌,进而难以达到忠实和顺达的翻译标准。有鉴于此,译者试图诉诸于认知语言学中话题链理论来厘清这一语言现象,克服上述翻译难题。该理论强调,话题链在汉语语篇或语段中的建构具有简洁、流畅的特点,各分句承接话题时通常诉诸零形,间或也采用代词或名词;而话题链在英语语篇中的建构要求结构完整,其话题必须以原形或者代词形式投射到语篇各个分句中,实现为各分句的主语或宾语,各分句不允许使用零形延续话题。因此,在深入解汉、英话题链建构机制的根本性差异后,在处理上述“乖戾的”语言结构时,本文首先厘清原文话题,再将英语中的显性投射灵活转变为汉语中的隐性投射或是代词形式,从而使得译文达到拨繁去冗、言约旨远的效果。本报告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翻译任务概述,介绍了源语文本及其作者、选题动机以及翻译报告的结构。第二章为翻译过程描述,主要包括译前准备、译中分析和译后校对三个部分。第三章通过运用十种常用翻译技巧对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的翻译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第四章基于话题链理论,通过列举多个翻译实例详细阐述了该理论在解决源语文本中由汉英认知差异引起的翻译难题的过程。第五章为结束语,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收获以及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