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
信息型文本
英汉翻译
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摘要:
本报告为科学论文A review on organophosphate Ester(OPE)flame retardants and plasticizers in foodstuffs:Levels,distribution,human dietary exposure,and future directions的汉译实践报告。源文本共计12345词,在论文通讯作者的委托下由笔者全文翻译。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有机磷酸酯(OPE)阻燃剂和增塑剂正越发频繁地出现在食品中,这使得国际学界日益重视其含量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然而,由于信息不足,国内研究相对滞后,急需国外同类问题整体研究和现有成果的译介,因此翻译该篇综述论文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同时该文的翻译也可为食品化工领域科学论文英汉翻译实践的总结、翻译方法的归纳提供有益借鉴。在此背景下,笔者归纳出源文本翻译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并以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而确保译文质量,总结翻译经验。根据纽马克对文本类型的划分,本次英汉翻译实践的源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呈现正式技术型文本客观、无情感倾向的文体特征。源文本在词汇层面上大量运用专业术语和缩略词,在句法层面上超过30%的句子中运用了被动语态,近80%的句子中包含复杂的修饰成分。以上文本特征的分析为翻译策略的确定和翻译方法的选择奠定基础,同时翻译理论的深入学习和平行文本的拓展阅读等译前准备也为本次翻译实践做好铺垫。翻译过程中,为达到委托方的要求,即保证目标文本的准确性、专业性及可读性,笔者针对信息型文本的特征灵活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笔者总结出采用语义翻译可以处理源文本中专业术语和缩略词的翻译以及简单句的翻译,此外,语义翻译可以再现源文本文体风格,保证目标文本的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在交际翻译方法的指导下,利用句子的拆分重组、成份转变和增词减词能够克服因源文本复杂的修饰成份造成的中英文句法结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差异等诸多翻译难点。两种翻译方法的运用既能保证目标文本准确传递源文信息,又能使目标文本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