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显化
逻辑关系
语料库
英汉翻译
摘要:
语料库翻译学在20世纪90年代引起学者的关注,很多学者借助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方法展开对翻译普遍性的研究。而显化作为翻译普遍性之一,也成为学者的重要研究对象。但是以往对显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语际对比或语内对比,很少将两者结合起来。此外,虽然对文学作品翻译的显化研究为数不少,但是进行多译本对比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三个汉译本中的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和条件关系的显化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建小型英汉平行语料库和类比语料库,将语际对比与语内对比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展开对《了不起的盖茨比》汉译本中逻辑关系的显化研究并探索造成显化的因素。通过定量研究和动因探索,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语内对比来看,三个汉译本中总的连接词频率明显高于非翻译文本,呈现出显著的语内显化趋势,其中姚译本显化程度最高,其次是巫译本和邓译本。就具体的逻辑关系而言,三个译本中的三种逻辑关系都有显化现象。对于转折关系,显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姚译本、邓译本、巫译本;因果关系中巫译本的显化程度最高,其次是姚译本和邓译本;而条件关系的显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姚译本、巫译本、邓译本。第二,从语际对比结果来看,与《了不起的盖茨比》原文相比,三个汉译本都呈现出显化的趋势,其中姚译本的显化程度最高,其次是巫译本、邓译本。另外,巫译本和姚译本的三类逻辑连接词都有显著显化现象。对于转折关系,显化程度从高到低分别是:邓译本、姚译本、巫译本;就因果关系而言,姚译本的显化程度高于巫译本,而邓译本显化不显著;对于条件关系,三个译本都呈现出显著的显化现象,显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巫译本、姚译本、邓译本。第三,《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三个译本都表现出语内显化和语际显化的趋势。与英语源文及非翻译文本相比,三位译者都倾向于使用更多的逻辑连接词。其中,姚译本的显化程度最高,其译作倾向于添加逻辑连接词明示源文中的逻辑关系,意译现象明显;巫译本显化程度次之,主要将英语源文中的逻辑关系直译;邓译本显化程度最低,逻辑连接词添加现象相对较少。第四,动因探索结果表明,造成《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三个译本显化的因素主要有三个:语言因素、译者主体性、文本因素。具体而言,英语形式化程度高于汉语是造成语内显化现象显著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在源语透过效应的影响下,译文的语际显化趋势明显;译者翻译风格、对读者阅读喜好的把握,以及对不确定性翻译的控制是造成三个汉译本逻辑关系显化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文本生动而具有讽刺意味的语言风格也是造成译文逻辑关系显化的动因。本文基于小说英汉翻译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比三个汉语译本中逻辑关系的显化现象,验证了“显化假说”的合理性,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逻辑关系显化研究的视角,也对小说逻辑关系汉译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