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图式理论
动物法的未来
法律文本
英汉翻译
摘要: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外法学理念相互借鉴与交融,动物保护法越来越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报告为法学著作《动物法的未来》第一、三、八章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所选章节从狗的地位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动物的福利与法律地位,深入分析物权法的核心概念与变迁,将多国的相关立法进行细致对比并提出独到的立法建议。在我国法治建设的背景下,本报告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有利于提升社会对于动物保护等法学理念的关注与思考,为法律文本的英汉翻译提供借鉴。
图式理论是有关运用图式知识进行语言理解和文本解读的理论,有助于解释翻译过程中源语图式的解码和目的语图式的再编码。本报告从图式理论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三个层面对翻译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法律文本的英汉翻译方法和技巧,最后总结案例研究的发现并提出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案例研究表明,图式理论中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与形式图式可以在交互作用下协助源语文本中词汇、句法、语篇的解码。语言图式层面的翻译多采用分译、释义、增译、减译与转换等方法技巧来翻译复合句、并列复合句与被动句;内容图式层面的翻译多采用释义、增译、直译、分译与减译等方法技巧,其中法律术语的翻译则采用释义、加注与增译等;形式图式层面的翻译则采用了套译、增译、减译与转换等方法技巧来翻译法条、对话与故事,而议论类文本的翻译多采用合译与增译,从而忠实地传达源语信息内容和语篇风格并贴近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总而言之,法学著作等法律文本涉及丰富的法学知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调动语言图式来准确无误地对源语进行解读,还要充分利用内容图式与形式图式来进行深入解码,从而完成目的语的编码,以求激活读者已有的知识储备,在读懂译文的基础上理解源语内涵,从而构建新的图式,最终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