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翻译转换理论
范畴转换
英汉翻译
科技翻译
摘要:
自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疫情在全球多国多点暴发,病毒传播迅速,肆虐全球,成为了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从疫情爆发开始,以中国为首的国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很多有关疫情防控以及治疗的文献,为抗疫工作提供指导参考。
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的翻译实践报告,从IEEE网站上选取的科技论文COVID-19Control by Computer Vision Approaches:A Survey(《关于通过计算机视觉方法控制新冠肺炎的调查》)作为翻译与分析的文本。这篇文章通过计算机视觉方法防控新冠肺炎的调查报告,为国内研究人员提供应对新冠肺炎的可参考方法。疫情防控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翻译好这些疫情有关的文献至关重要。
然而,中英两种语言本身存在着差异,有着不同的表达习惯。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作者发现,直接对原文进行翻译后所得到的译文存在着语句不通顺、逻辑不通、译句冗长繁杂难以理解、不符合目的与的表达习惯等问题。
疫情防控属于医学领域,医学领域的翻译属于科技翻译的范畴。在对原文进行分析之后,作者发现,原文具备很多科技文本的典型特点。原文语言平实,以清晰地向读者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用词精确,名词化现象较为常见,缩略语、术语较多,文本逻辑性强。同时,原文中多用被动句,长难句较多,文本客观性较强,更侧重于强调事实。
发现这些问题和特点之后,在翻译过程中,作者发现,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尤其是其中的范畴转换理论在科技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作者高质量地完成对原文的翻译工作,因为该理论强调信息传递而不是形式对应,这符合技术文本的写作目的。特别是,在科技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范畴转换是实用可行的,因为它使译者更加着眼于文本对等。范畴转换包括类别转换、结构转换、单位转换和内部系统转换,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专注于在微观层面上处理具体的单词、短语和句子,使得目的语文本表达通顺流畅。因此,基于其实用性,可以肯定地说,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在科技文本的翻译中是有用的。
对原文翻译过后,作者发现,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尤其是范畴转换理论非常实用有帮助,可以很好地指导科技文本的英译汉工作,从而使得译文更加准确、通顺、易懂,使读者清晰准确地得到原文作者的想要传达的信息。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可以帮助译员高质量地完成对科技文本,尤其是医学领域文本的翻译,为国内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便于后续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