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科技文本翻译
语域理论
英汉翻译
语域对等
摘要:
本次翻译实践的源文本是美国绿色建筑认证学院(GBCI)于2022年4月发布的一份关于韧性人居环境的报告,该报告探究了如何让人们的居住环境在日益增长且变化莫测的风险和挑战中正常运行并保持韧性,这与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目标相契合。
基于此次翻译实践,作者从语域的三个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出发,结合科技文本的文本类型和语言特点,分析了源文本在语域理论视角下的特征:用词专业准确;语气正式严谨;语篇结构紧凑、风格统一。因此,本次翻译实践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处理众多专业领域的术语和典型的科技文本句法和语篇特征,并在目标文本中再现原文本正式简洁的文体特点。本实践报告认为,在科技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本语域特征进行透彻分析,力求原文与译文语域在语场,语旨和语式三方面的对等,对于控制并提高翻译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的语境下,语场决定了话语的用语,即交际内容,对词汇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语旨体现了交际双方的关系,有助于重现原文的语气和风格;语式反映了交际渠道,确保原文的语篇意义得以实现。在实践中,三要素往往紧密相关、共同作用,译者需要综合考虑,力求实现原文与译文的语域对等。
作者希望可以通过详细地记录本次翻译任务的过程,为类似文本的翻译实践提供样本,丰富语域理论应用于科技文本翻译的研究,同时期望译文能帮助国内建筑设计从业者和对韧性建筑感兴趣的读者了解相关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韧性城市建设”相关的政策和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