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英汉翻译
中式英语
中国英语
摘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翻译在其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翻译作为推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重要手段,促进了我国同世界各个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中国当前有成千上万人在从事与英语翻译有关的工作,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大多数人所使用的英语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汉语的影响,以此产生了一种被称为“中式英语”的特殊语言现象,它不能为英语国家的读者理解或接受,甚至对我们原本要表达的意思产生误解和曲解,由此严重阻碍了跨文化交流的效果。中式英语,因其半英半汉,不英不汉,被琼·平卡姆称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这样的英语每天都在我们的中间出现,见于街头广告词,见于我们的英语报刊,见于政府报告文件。汉译英中出现的“中式英语”是影响译文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式英语的本质是受汉语影响的中介语,削弱了我们的对外宣传效果。
本文作者首先作者将“中式英语”的种种特点进行归类阐述,并将其与中国英语的概念进行了区分。随后从“中式英语”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即东西方思维的差异入手,归纳了思维差异对于译者汉英翻译的影响,及其造成的中式英语的特点。最后总结出从三个层面进行思维转换以避免中式英语产生的方法。通过对这些方法的运用,将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英汉翻译的中式英语,达到预期的交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