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英汉翻译
儿童文学
接受美学
老鼠历险记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与家庭对儿童身心发展及教育的重视,儿童阅读的书籍也备受关注。全球化时代,大量儿童文学作品涌入中国,极大丰富了国内的儿童文学作品,但其译文质量却良莠不齐。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一直未受到国内主流翻译学界的重视,因此不管是相关的翻译理论,还是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国内的发展都有所欠缺。鉴于此,本文结合Hans Robert Jauss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分析The Rambles of a Rat中第一到第十章节的翻译内容,探讨翻译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从中选取27个例子作为例证,探究接受美学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运用。在翻译文本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儿童文学受众的特殊性,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应相应地将儿童读者始终放在中心位置,时刻以他们的视角来评判文本的可读性。因此,如何使文本更加通俗易懂,再现儿童文本的趣味性,吸引儿童读者进行阅读,如何使文本具有更多的教育意义,这是在翻译儿童文学时应解决的问题。接受美学理论主张应以读者为中心考量文本,还应迎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基于此,在词汇层面,笔者通过使用口语词、叠词和语气词来使文本更具童趣,贴近儿童的语言表达习惯;此外,四字成语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宽了儿童读者对词汇的学习。在句法层面,尽可能多地使用短句来降低儿童的阅读负担;适时改变句型能够将隐藏在英文中的不同情感传达给儿童读者,以此来迎合儿童的阅读期待。在修辞层面,利用明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段能够增加文本的乐趣,赋予文字以活泼的生命力,也是儿童更加喜闻乐见的内容。本报告结合接受美学理论研究如何更好地将优秀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译入国内,可以为英汉翻译实践提供参考,为日后更多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