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英汉
植物词语
认知
隐喻
摘要:
隐喻,从传统语言学上认为是一种修辞方式,直到201世纪80年代,Lakoff(?)□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将隐喻摆脱了传统理论的束缚,认为隐喻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人类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是隐喻性的,在我们认识世界、创造新的意义和接受新的知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隐喻是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任何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植物隐喻,植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英汉语言中存在着丰富的植物词汇,它们的隐喻意义既有相似的一面,也有不同的地方,通过这些植物词的隐喻义从不同的层面上反映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英汉植物隐喻的认知方式略作论述,并且对两种语言中常见的植物词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进行对比和分析,因为隐喻与文化密不可分,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植物隐喻不同的文化意义隐喻一定要放到具体的文化环境中去才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文化差异来理解隐喻。同时,本文重点从文化角度指出英汉植物隐喻异同的原因,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中英文化背景不同,主要是哲学渊源、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社会习俗等等的不同。 除此之外,本文重点在于通过对植物隐喻表达上异同的原因的分析和探究,指出隐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和文化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隐喻的价值,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在英汉两种语境下分析隐喻的异同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全面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文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