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英汉翻译
商标
问题
对策
摘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带着其产品进入中国,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同时也对商标英汉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国内外对商标翻译的研究现状,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尝试分析当前市场上流通的商标英汉翻译实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依据生态翻译学的译评标准,结合商标的功能特点,将收集到的商标译例置于“三维转换”理论框架下的三个维度分别进行考察分析,发现商标英汉翻译中主要存在六大问题,包括语言维:1)堆砌汉字,译名冗长;2)发音困难,音韵效果不佳;文化维:3)生搬硬套,忽视文化差异;4)谐音不吉利,不符合中国消费者心理;交际维:5)信息不足,产品定位模糊;6)相似度高,缺乏新意。
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由于译者缺乏翻译生态环境意识,在某一维度上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程度不高。因此,为了提高译文在三个维度上的转换程度,以获得“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商标,本文提出了以下六个相应对策:1)择音缩译至四个汉字以内;2)选用高音调汉字及汉语美音手段;3)转换意象,营造朦胧意境;4)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吉利性偏好心理;5)凸显产品特色,明晰产品定位;6)从视觉形象上汲取灵感,突破翻译瓶颈。
简言之,商标英汉翻译具有其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译者首先应树立起翻译生态环境意识,然后在翻译过程中做到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上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转换。本文旨在通过对商标英汉翻译问题与对策的研究,给译者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提高商标英汉翻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