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语篇衔接
英汉翻译
衔接手段
摘要:
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英汉和汉语在语篇衔接手段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各自所具有的特殊性,对英汉文本翻译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如何处理好英汉翻译过程中语篇衔接的问题对确保翻译质量十分重要。本文作者在将英语文本I Shall Not Hate(《决不仇恨》)一书翻译成汉语的实践中,对语篇衔接相关问题及其具体处理手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思考,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方面的差异,进而探讨翻译过程中解决语篇衔接差异的相应策略。本文作者首先对英汉语篇衔接的特殊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学习与整理,对英汉翻译过程中语篇衔接的处理策略与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其次,本文作者结合翻译实践,就翻译过程中语篇衔接处理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作者认为,英汉两种语言具有鲜明的异质性,前者属形合语言,在语篇衔接上更显多样性,而后者则属于意合语言,其语篇衔接手段相对来说更隐晦。本文作者基于Ⅰ Shall Not Hate(《决不仇恨》)一书的汉译实例,对"照应"、"连接"和"替代"这三个衔接手段,提出了相对应的翻译策略。首先,针对英语的照应手段,在译成汉语后,倾向于转化为词汇衔接。而英语中"显性"的连接手段,在汉语里就转换成了 "隐性"的连接手段,且汉语的连接词使用要普遍少于英语。而替代这一衔接手段,在英语里有明显的标志词,如"one","so","this","these"等,译成汉语后,则倾向于用原词复现的方式,将所替代的具体内容表示出来,避免产生歧义。总体来说,在英汉翻译处理语篇衔接时,需要认识到汉语与英语各自衔接手段的侧重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与增补。只有这样,才能使译入语的语篇衔接更加恰当,达到译文的通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