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英汉翻译
Noun+of+Noun”结构
逆转换理论
翻译策略
探地雷达
摘要:
本源语文本是国际知名专业学术团体国际电气工程师学会出版的《探地雷达》第二版(Ground Penetrating Radar),属于科技文本。本次翻译项目的材料选自该书的第九章,主要论述了探地雷达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在本源语文本中,“noun+of+noun”结构广泛使用,表示的关系纷繁多样,是该文本的特点也是其难点,所以本论文选择“noun+of+noun”结构进行分析。为了将源语文本的信息准确无误的传达给读者,本论文选用奈达的逆转换理论指导翻译。在该理论中,翻译要分析源语言的表层结构,找到核心句,再将源语言的核心句转换成目的语的核心句,最后根据目的语的特点重构目的语的表层结构。为了辨别核心句中词的基本结构成分,奈达从语义的角度出发,提出四大语义范畴:物体、活动、抽象和关系。本论文结合这四大语义范畴,根据of连接的两个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对“noun+of+noun”结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四大类:物体-抽象类型、抽象-物体类型、活动-物体类型和物体-物体类型。在逆转换理论的指导下,本论文对于“noun+of+noun”结构的汉译得出如下结论:(一)一部分“noun+of+noun”结构可以译成汉语的“的”字结构:当of后面名词为中心词时,译成“名词1的名词2”;当of前面名词为中心词时,译成“名词2的名词1”。这两种情况下“的”字都不可省略。这主要适用于抽象-物体类型、部分物体-抽象类型。(二)不译成“的”字结构,包括词类转换,即将名词转换成动词;固定翻译,即按照词组现在的固定意义进行翻译;可省“的”,即故意省略“的”字更加符合中文表达习惯,且不会产生歧义。这一策略主要适用于活动-物体类型和部分物体-物体类型。(三)译成其他表达形式,在本文中主要是译成“为”字,主要应用于部分物体-抽象类型。所以,为了得到对等翻译,译者需要对“noun+of+noun”结构进行语义分析,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希望通过noun+of+noun结构的翻译,为翻译其他科技文本的“of短语”以及英语介词的研究与翻译有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