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石墨烯
元话语
英汉翻译
摘要:
当代语言学重视对语言系统的机制以及实际使用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推动了翻译研究向深层次的语言研究方向发展,并且促进了比较科学合理的翻译理论体系的建立。元话语理论自1959被提出以来,多位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视角的论述。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元话语理论的内涵逐渐丰富与完善,尤其是Hyland(2005)基于以往学者的观点再次定义了元话语概念,提出了元话语人际分类模式,并且探讨了许多与元话语相关的问题。他的分类模式也逐渐被应用到不同领域。由于元话语理论本身讨论的是作者-读者关系,所以可以使用到翻译研究中,用来探究原文(作者创作)与译文(读者阅读)之间的关系,故此元话语理论能为翻译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实际可操作的理论指导。本翻译项目的原文选自美国西北大学副教授SerhiiShafraniuk的新作《石墨烯:基本性质、器件与应用》(Graphene:Fundamentals,Devices and Applications)。翻译此文本主要意义在于方便我国读者了解西方发达国家对石墨烯材料所开展的研究,促进我国相关材料的研发。此外,本项目立足于元话语理论,尝试把元话语手段的考察应用到篇章翻译中。本报告首先介绍了翻译项目的背景、翻译所采用文本及其作者,说明了翻译的目的以及笔者所做的相关准备。接下来分类统计英文原文中元话语手段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并且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集中对互动元话语的翻译进行了深入考察,发现不同元话语手段的翻译规律。最后,笔者总结和讨论了整个翻译项目的流程以及元话语翻译的经验。通过此次元话语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结合,本文得出结论:元话语是构建语篇的重要手段,其中互动元话语在吸引读者参与到文本展开、理解作者态度和接受作者观点方面有着很强的功能。译者使用元话语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能够更加清晰地捕捉作者的写作意图与表达方式,更加深刻地感知原文作者展开语篇的方式和引导读者方面所做的尝试。译者应该忠实于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译文中还原作者的元话语使用策略,最终达到相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