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亚马逊河上的博物学家
环境描写句
英汉翻译
摘要:
本翻译项目选自亨利·沃尔特·贝茨所写的一篇科普类游记,译者节选其中的前两章进行翻译与分析。本作品主要记录了贝茨跟朋友同行去亚马逊河流域探险的生活。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运用一些环境描写句传递科学文化信息,抒发个人情感,增添文章的审美情趣。环境描写句凸显了科普文本的文学性,在文章中必不可少。因此,本文选取文本中的环境描写句作为切入点。本文聚焦于环境描写句的汉译上,首先在引言部分介绍了作者及文本内容,第二,笔者将该文本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分为两类:自然环境描写句和社会环境描写句。并且探讨了环境描写句在文本中的功能。第三,笔者介绍了翻译过程中运用的三个原则:忠实性原则、通顺性原则、可读性原则。最后,本文分别针对两类环境描写句总结了处理方法,归纳出其汉译对策。文本中自然环境描写句善用修辞表达,社会环境描写句中复杂长句和被动句式较多。因此,笔者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其一,对于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句,在忠实性原则指导下,采用直译法、释义法和增词法,实现了自然环境描写的美学功能和表达功能。其二,对于文中的社会环境描写句,要充分考虑英汉差异,在通顺性原则指导下,采用拆分法和转换法,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功能。本文通过分析文本中的环境描写句的汉译,发现科普文的翻译不仅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更体现了其文学性。我们应考虑到英汉语差异,拆分长句、增加或转换句子成分,保留或放弃原文中修辞,使译文再现原文的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