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陡峭的山径
语篇视点
文学价值
英汉翻译
摘要:
本翻译项目选自约翰·缪尔所著的一篇散文游记,译者节选其中的四、五章进行翻译与分析。本作品主要以叙事为主,作者用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见闻和感悟,文本内包含大量长句,时空性,评价性和描述性话语,翻译时源语篇结构与逻辑难以理顺,是翻译中的难点问题。因而,通过语篇视点理论对语篇视点进行分析,帮助增强译文的语篇连贯性。语篇视点的汉译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首先,确定语篇视点的定义,视点是制约语篇深层结构的一种图式,反映人们看待对象世界的角度和态度,支配着对象的选择与组合,从而又影响语篇表层结构的组织连贯。语篇的连贯在心理层面上依赖于视点的连贯,并且在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后笔者将该文本中出现的语篇视点大致划分为三类:时空视点、观念视点和知觉视点,并根据各自特性,探讨了它们的文学价值。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翻译中遵循的三个原则:美学原则、一致原则、关联原则。最后,本文分别对三类不同的语篇视点总结了翻译实践中的处理方法,归纳出其汉译对策。为了在译文中实现语篇连贯,译者必须对不同的语篇视点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其一,从时空视点出发,在有序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同序转换的方法,凸显其审美价值。第二,从观念视点出发,在一致原则的指导下,运用词义增补的方法,从而充分体现交际价值。第三,从知觉视点出发,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采取语义引申的方法,帮助衔接语篇和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实现其文体价值。因此,在汉译旅游文本中语篇视点时,译者应该灵活地采用翻译方法着重体现其效果和价值,而不应只关注翻译的形式对等。通过对旅游散文《陡峭的小径》中话语观点的翻译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其他文学作品中语篇视点的翻译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