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东亚
介绍性文本
语域
英汉翻译
翻译技巧
摘要:
本翻译实践报告是基于笔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实习期间翻译的《东亚》(Eas对Asia:A Cultural,Social and Political History)一书中关于日本历史文化介绍的节选部分所撰写而成的翻译实践报告。《东亚》一书的作者伊沛霞(一作“伊佩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是美国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在东亚研究领域著作颇丰。《东亚》是作者对东亚文化多年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书中主要讲述了中、日、韩三国数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变迁。伊沛霞教授在该书中以西方人的视角、同时又以女性视角将中、日、韩三国的历史娓娓道来,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报告所选择的翻译材料是原著中第十三章到第二十九章中所有关于日本的章节小块介绍部分。本翻译实践报告以英国当代英国语言学家、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提出的“语域”理论为理论视角,从“语域”的三个变量(语场、语旨、语式)出发,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和探究,借助英汉语言中不同语言层次上的语域标记,结合实例分析,对翻译过程中的语域对应翻译技巧做出相关阐释,并对此次翻译实践进行总结,阐述自己在任务进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收获,指出介绍性文本翻译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希望本文能为介绍性文本的翻译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论文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文章的框架结构,然后对于本文翻译分析基于的语域理论做了详尽的介绍,并说明了译前准备、译中处理和译后修改的具体过程。随后,笔者从语言和体裁两个方面分析了原文的特点,并结合翻译实例,分析了语域三要素在译文中的体现,以及翻译中使用的增译、减译、分译等技巧,并最终通过分析得出在翻译文化类介绍性文本时应该代入语域,综合考量语域三要素的影响,以产出合适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