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
论犹太人问题
政治解放
人的解放
摘要:
马克思一生致力于人的解放理论的研究,其理论探索的不同阶段都展现出马克思时刻关注现实社会、全面批判资本主义发展方式和探索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早期与布鲁诺·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论战的文本,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论文立足于《论犹太人问题》这一文本,结合马克思面对的社会现实问题,通过揭示其写作背景与内在逻辑,力图呈现马克思批判鲍威尔的宗教解放思想的过程及其论证线索,以此厘清当时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并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围绕这一主题,论文大致分为四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前进的重要指明灯,因此研究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刻的意义,而前人对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研究成果丰厚,本论文在这一部分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作了梳理和总结。最后介绍了本论文写作时的主要方法与目标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梳理了《论犹太人问题》中人的解放思想的提出背景,其中包括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两部分。在历史上,犹太人受压迫已久,到19世纪30、40年代仍然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政治限制与宗教限制,犹太人的解放问题成了当时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基于此,鲍威尔最早介入了犹太人问题的讨论,连续发表了《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马克思针对鲍威尔观点中显现出的错误认知,以犹太人的解放为线索探索人的解放的问题。第二章立足于《论犹太人问题》的文本,梳理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从批判鲍威尔关于犹太人解放的观点入手,指出不能把犹太人问题简单地归于宗教问题,并指出鲍威尔以废除宗教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解放使人陷入了二重化生活,不但不能实现真正人的解放,反而导致了政治国家的异化和“市民社会”的混乱。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揭露了犹太人背后是实践的犹太教,实践的犹太教以货币拜物教为内容并以此掌握着市民社会的真正原则,由此他提出了要突破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历史局限性,对社会进行革命改造,消灭私有制,从而实现人的真正的解放。第三章着重把握《论犹太人问题》中人的解放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马克思突破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保守”理念,在人的解放理论主题的语境中挖掘出市民社会的本质所在,将政治批判推进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开辟了市民社会批判的新路线,为人的解放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本文以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人的解放思想为着力点,结合二十大提出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要求,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次探索这一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