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
财富
人的发展
资本主义
摘要:
财富是人的劳动实践和创造能力的显现,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外化的过程。古往今来,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无不体现财富的创造,财富已成为人类主体性地位的象征,在现代社会中,财富问题是各种社会关系的连接点,关乎个人发展、社会和谐、国家稳定,因而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伴随改革开放浪潮的持续推进,我国的财富创造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财富形式得到极大丰富,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财富观,在错误财富观的影响下,财富乱象接踵而至,这倒逼人们反思现有的财富问题及其背后的财富观点,并迫切希望找到一条通往财富创造与人的发展相平衡的科学之路。马克思一生致力于全人类解放事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虽未写过关于财富问题的专著,但其财富思想却极为丰富,显露于不同时期的著作之中,在扬弃古典经济学、黑格尔哲学、空想社会主义者财富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特有的“人本”财富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解决当下社会中存在的财富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实现财富创造与人的自由个性提供了方法参照。论文以马克思经典文本为指引,立足于马克思财富观的人学向度,本着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逻辑理路,从“现实的人”出发,围绕马克思财富思想的理论来源、基本内容,财富的文明作用、消极异化、现实意蕴六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章主要梳理马克思财富思想的理论来源,阐明了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财富思想、德国古典哲学的财富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的财富思想的批判与继承,确证了马克思财富观是科学的正确的财富观。第二章主要论述马克思财富思想的基本内容,对财富的内涵、财富的尺度以及财富的本质进行探究,通过对以上三者的剖析得出马克思的财富观是建基于人本身的财富观,同时在论述过程中确立了财富的属人本质并且揭开了财富关系背后人与人关系的神秘面纱。第三章主要探讨马克思的财富思想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文明作用,分两个维度进行论述,第一个维度是财富与人的存在,表明人的存在是财富得以创造的大前提,具体而言谈到:人的个体需要是财富产生的前提、人的社会关系是财富产生的基础以及人的劳动实践是财富创造的关键;第二个维度是财富与人的发展,表明财富对人本身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具体而言谈到:财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达成、财富推动人的个性自由的实现、财富助力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第四章主要从私有制和异化劳动出发,阐释了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社会创造的财富总量迅速增加,与之相伴随的却是劳动者的贫困的积累,财富与人的关系发生颠倒,本该支配财富的人反过来被财富支配,人完全丧失自由个性,沦为机器化时代的“活机器”。在资本增殖逻辑下,人获得的发展只能是片面的、畸形的发展,最终导致人的发展危机。第五章主要探索马克思财富思想的现实意蕴。从马克思对传统以物为本的财富观的批驳入手,消解资本逻辑下人的物化,提倡以人为本的财富观和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并对新时代背景下的财富生产、分配、消费给予理论指导,为化解财富分配、消费的不合理行为提供参考路径,帮助人们走上公平正义的财富分配之路和绿色合理的财富消费之路。总的来说,对马克思财富思想的研究,既对丰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宝库有积极意义,又有利于指导我国具体经济建设,促进人的个性自由,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