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幸福思想
价值意义
摘要:
幸福是一个常谈常新的主题,人类在追求幸福的同时也在发展自己。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崇高理想。但是,由于马克思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幸福理论,因此也就无法真正去谈青年马克思的幸福哲学,只能将其视为青年时期马克思的幸福思想。也可以从这方面来更好理解,即在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就是其关于幸福思想的表述。在他的一些文本中有的在论述中直接提到了幸福,有的在内容中蕴含着幸福的意味。虽未对幸福作过系统性的探讨,仍能体现出马克思对于幸福的关注与追求。当今世界充满着波动性、多元化与复杂化,容易影响青年的认知,产生新的幸福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揭示了目前的发展已经不是量的问题而是质的问题,这就需要满足青年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解决好青年全面发展的质的问题,解答青年人的幸福困惑。本文在经典文本的基础上梳理青年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形成背景和逻辑演进,挖掘其幸福思想的内涵和特征,探讨它的价值所在。青年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形成背景丰富,理论方面主要从哲学角度来探讨来源,包括康德至善理论、黑格尔绝对理念幸福观、费尔巴哈人本幸福理论。现实背景则以工业革命的社会背景和马克思所处的成长环境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论述。青年马克思幸福思想经过了复杂的演变过程,才成为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也经历了成为革命民主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和科学的共产主义者这样一个转变过程,且在每个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特征。当然,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这些特征,要理解它们是随着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而变化的,具有多样性。认识到幸福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幸福的动力是人的需要,幸福的实现方式是劳动,幸福的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幸福思想的内涵是为人类幸福而实践。深入研究马克思的经典文本,把握青年马克思幸福思想的转变及内容,主要目的是尝试挖掘其对于青年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激励青年投身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科学规划人生目标,把握时代机遇,使自身发展更加完善,同时为青年提供一些追求自我价值和实现幸福的启迪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