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
劳动思想
人的本质
摘要:
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劳动具有本源性的意义。劳动是人的本质,是社会历史形成发展的基础。但是,人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对劳动的理解仍然存在一定误区。马克思反思了前人关于“劳动”的理解,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现实状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劳动思想。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传统实践哲学下对“劳动”的原初理解开始,劳动便有了最初的内涵,到古典经济学家对“劳动价值论”的发现,劳动被赋予经济意义,到了黑格尔哲学那里,劳动的对象性在精神劳动中被确证,劳动本质也在逐渐显示出来。这些关于劳动的论述为马克思劳动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劳动思想深厚的历史来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马克思在他的经典文本中细致地阐释了其对“劳动”的理解。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劳动与人的本质的生成关联起来,分析了劳动的对象化与异化的关系,对“对象化劳动”进行了深入阐释,实现了对传统劳动思想的超越。基于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着重阐发了劳动的社会历史内涵,明晰了劳动与分工的关系,对“生产劳动”展开了深入研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剥削本质,对现代劳动形态中的“雇佣劳动”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虽然马克思在不同经典文本中对于劳动有不同的观点,但在这些观点中蕴含着统一性。劳动与人的本质的确立、社会关系的形成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关联,始终是贯穿于马克思劳动思想中最深刻的理论内涵。马克思劳动思想彻底揭开了资本主义的神秘面纱和被抽象劳动所遮蔽的生命活动,这对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以及阐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主体地位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马克思劳动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为我们树立新时代科学劳动观提供了方向指引,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撑,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强劲动力。因此,本文致力于重新回到马克思经典文本中,深入研究其中的劳动思想,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确证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