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
自由
自由人
自由人联合体
自由王国
摘要:
“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研究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倾向于宏观地解读和分析。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自由人联合体”这一概念为核心,从微观层面对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进行由小见大、从局部到整体的考察和研究,层层推进地对马克思“自由”、“自由人”、“联合体”、“自由人联合体”等一系列基础概念及其形成进行剖析,以揭示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本质内涵及概念生成的逻辑脉络。第一章,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探讨“自由”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把握从康德的“先验自由”及“实践自由”到黑格尔导向了道德与伦理的“自由”原则,再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劳动实践的“自由”的这一条“自由”的发展脉络;认识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概念的继承与超越,才科学性、超越性地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劳动实践的“自由”。第二章,首先对“抽象的人”进行勘源工作,把握西方传统哲学中出现的“抽象的人”系列理论,从康德的“自由意志”、黑格尔的理性或绝对精神、到费尔巴哈强调感性认知、再到克尔凯郭尔“单个的个体”,这些人学思想中的“人”,因其虚幻性和局限性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抽象的人”。马克思正是通过对“抽象的人”系列理论进行批判和改造,实现了“现实的人”的理论跃迁,即有生命的、能自由活动的个人和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个人共同构成了“现实的人”,最终指向以“现实的人”为基础且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发展”两个字。第三章,考察“共同体”概念的发展进程,从“城邦”到“国家”,再到“社会”,最后是“联盟”,共同体的形式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同,其概念和内涵也在改变。再说明“共同体”与“联合体”的联系与区别,“联合体”是共同体的一种,又不仅仅是“共同体”,在其本质内涵上,“自由人联合体”语境下的“联合体”是真正的共同体。最后结合上一章的内容,对“自由人”和“联合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多方面论述。第四章,指出在“自由人联合体”这一真正共同体之前,还有“自然共同体”和“虚幻共同体”,马克思对两种共同体持否定的态度,分别对虚幻共同体“以人为中心的依赖”和自然共同体“以物为中心的依赖”进行了批判,言明其走向灭亡的必然性。进而明确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作为真正的共同体的提出和“以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具体内涵。结合前文内容,对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中个体自由与共同体自由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进行论述。最后,拓展性地探讨了“自由人联合体”的实现路径。第五章,主要阐明“自由王国”和“自由人联合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物质生产领域”当中,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本身具有的私人性和对劳动的剥削性,所以其注定只是此岸的“必然王国”。而共产主义“自由王国”当中的人则是复归了人本性的“自由人”,作为共同体理想形式的“自由人联合体”也在“自由王国”中得以建立。整个社会发展满足了“自由人联合体”建立所必须的条件,就意味着人类社会将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自由人联合体”中的基本概念范畴切入进行研究,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主要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劳动实践的“自由”,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自由人”、在其本质内涵上是真正的共同体的“联合体”这些基本概念。再将这些基础概念对应联合起来,形成“自由”→“自由人”“联合体”的理论链条,指出“自由人”的前提是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劳动实践的“自由”,而“自由人”与“联合体”是个人与集体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由“自由人”所自愿组成的“联合体”就是真正共同体的“自由人联合体”;其中,又将“自由人”的“自由”和“联合体”的“自由”和谐统一起来,共同实现。最后,“自由人”和“自由人联合体”在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王国”当中实现有机组合,以“自由人联合体”的建立为标志,“自由王国”实现从“必然王国”的飞跃。综上所述,“自由人联合体”当中各级概念都是马克思扬弃了前人的观点和思想,超越性地提出的,其间概念相互之间呈现出一种递进式的关系和互为支撑的关系,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新的概念解释体系,科学的把握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深邃的内涵和超越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