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观
唯物史观
劳动者
人的发展
摘要:
马克思站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资产阶级进行了总体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但无论是以往社会的批判,还是未来社会的构想,劳动始终是一根逻辑红线。劳动不仅构成人与自然的交换关系,也构成了人与社会的交往关系。马克思劳动观的唯物史观意蕴深刻揭示出劳动在人类自身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即劳动是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中介,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源,劳动是人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基础。这是19世纪的时代精华,但它不仅仅停留在19世纪。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发展依然是在马克思劳动观的唯物史观意蕴所揭示的规律之中。马克思劳动观依然焕发着巨大的生命力,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南。马克思劳动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特别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以唯物史观作为研究领域,结合习近平劳动观,对马克思劳动观进行深刻研究,主要论述为第2章到第4章,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马克思劳动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进行研究阐述,为马克思劳动观的研究搭建地基。首先,对马克思劳动观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概述,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三个方面说明。其次,对马克思劳动观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概述,包括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在以传统思想来源的研究基础上,往前再追溯到所有西方文化的源泉——古希腊哲学。第二部分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唯物史观意蕴进行研究论述。首先,论述了劳动与自然,即劳动是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中介。劳动不仅是创造人本身的过程,还是自然界内部、自然界制约、改造自然界的过程。其次,论述了劳动与社会,即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源。主要从社会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方式是劳动方式和劳动组织的统一、阶级社会的本质是奴役劳动、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联合劳动四个方面阐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后,落脚于人,即劳动是人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基础。从人是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两个唯物史观角度批判异化劳动阻碍人的发展,论证自由联合劳动推动人的发展。第三部分结合习近平劳动观对马克思劳动观的时代价值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探索马克思劳动观对宣传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指导意义,包括端正劳动的唯物史观认识、大力弘扬劳动的精神面貌、提高劳动群众的劳动品格。其次,探索马克思劳动观对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指导价值,包括: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增益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民生福祉。再次,探索马克思劳动观对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深厚意义,包括:统筹生产与分配的辩证关系,增强人民群众基本权益保障,联合劳动者们实现共同富裕。最后,探索教育与劳动的结合。